“论著”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郭甜甜, 马子坤, 王昱, 武亭, 王艳, 李轲鑫, 欧晓娟, 贾继东, 赵新颜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3, 25(6): 345-351.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20803-00710
    目的 探讨老年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方法 通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DILI数据库收集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DILI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信息、DILI临床特征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可疑致病药物和预后等)。按照年龄将患者分为青年组(<40岁)、中年组(40~59岁)与老年组(≥60岁),比较3组间人口学特征、DILI临床特征及预后。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DILI全因死亡/肝移植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有62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女性477例(76.9%),男性143例(23.1%),中位年龄56(46,64)岁;青年组101例(16.3%),中年组273例(44.0%),老年组246例(39.7%)。与青年组及中年组患者相比,老年组发热患者占比较少[5.7%(14/246)比18.8%(19/101)和11.4%(31/273)],腹胀者较多[26.8%(66/246)比11.9%(12/101)和18.7%(51/273)],碱性磷酸酶[171(127,265)U/L比146(104,218)U/L和158(114,221)U/L]、γ-谷氨酰转移酶[211(132,361)U/L比122(67,200)U/L和167(94,291)U/L]和血清肌酐[70(59,81)μmol/L比58(49,72)μmol/L和63(57,71)μmol/L]水平更高,而血清白蛋白[36.2(32.0,38.8)g/L比38.4(35.2,41.3)g/L和37.3(34.1,40.7)g/L]、免疫球蛋白M[840(610,1-190)mg/L比1-030(820,1-460)mg/L和1-060(700,1-480)mg/L]和血小板计数[186(143,236)×109/L比214(174,270)×109/L和210(160,257)×109/L]更低;老年组胆汁淤积型占比更高[13.0%(32/246)比3.0%(3/101)和5.5%(15/273)],肝功能复常率更低[80.5%(198/246)比88.1%(89/101)和89.0%(243/273)],全因死亡/肝移植者占比更高[5.7%(14/246)比3.0%(3/101)和1.5%(4/2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风险比(HR)=1.029,95%置信区间(CI):1.002~1.056,P=0.034]、血清白蛋白(HR=0.933,95%CI:0.883~0.985,P=0.012)、总胆固醇(HR=1.006,95%CI:1.004~1.008,P<0.001)、血清肌酐(HR=1.007,95%CI:1.000~1.015,P=0.049)和DILI的严重程度(HR=2.328,95%CI:1.692~3.202,P<0.001)为DILI全因死亡/肝移植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年龄、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血清肌酐是DILI住院患者全国死亡/肝移植的独立影响因素;老年DILI患者胆汁淤积型肝损伤更为常见,且预后不佳,值得临床重视。
  • 陈燕, 郭宇航, 郭晋敏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3, 25(6): 352-358.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20324-00238-1
    目的 挖掘新纳入医保目录的罕见病用药氯苯唑酸的相关风险信号。 方法 收集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2013年第1季度至2022年第2季度的不良事件(AE)报告,提取以氯苯唑酸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BCPNN)法对氯苯唑酸的AE风险信号进行检测。ROR法信号阳性的标准为目标药物的目标AE报告数(a)≥3,且95%置信区间(CI)下限>1,ROR及其95%CI下限值越大提示信号强度越大;BCPNN法信号阳性的标准为信息成分(IC)-2SD>0(SD为标准差),IC-2SD值越大提示信号强度越大。根据国际医学用语词典(MedDRA) 的首选系统器官分类(SOC)和首选术语(PT)对AE信号进行统计和分类,ROR和 BCPNN 2种方法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的风险信号判定为氯苯唑酸的可疑AE风险信号,并对其进行分析。 结果 共收集到3-999例以氯苯唑酸为首要怀疑药物的病例,其中男性2-942例(73.6%),女性688例(17.2%),性别不详369例(9.2%);年龄>65岁者3-148例(78.7%),18~65岁者192例(4.8%),<18岁者52例(1.3%),数据缺失者607例(15.2%);心脏淀粉样变性病1-064例,淀粉样变性病872例,周围神经淀粉样变性病148例,其他176例,适应证不明者1-739例;结局为死亡者1-403例(35.1%)。ROR和BCPNN 2种方法筛选结果均为阳性的风险信号共110个,涉及20个SOC;AE报告数前5位的PT为呼吸困难(338例)、疲乏(301例)、水肿(167例)、头晕(111例)、跌倒(110例),涉及的SOC依次为全身性损害、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胸及纵膈疾病、各类检查和代谢及营养类疾病。信号强度居前5位的PT(ROR及其95%CI下限)为早期饱胀感(28.07,11.64)、腰椎管狭窄(26.73,15.15)、主动脉扩张(24.36,9.11)、体力减退(22.64,10.15)、颈神经根病(22.13,7.11)。AE报告数排前20位的风险信号中有4项药品说明书无记载,包括头晕、身高降低、胸痛和肾衰竭;信号强度(ROR法)排前20位的风险信号中有16项药品说明书无记载,包括腰椎管狭窄、主动脉扩张、体力减退、颈神经根病、身高降低、颈动脉疾病、高脂血症、端坐呼吸、外周静脉疾病、良性前列腺增生、腕管综合征、消瘦、喉部异物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体位性头晕和主动脉粥样硬化。 结论 通过数据挖掘发现早期饱胀感、腰椎管狭窄、主动脉扩张、体力减退、颈神经根病可能是应用氯苯唑酸常见的不良事件;有多项风险信号在药品说明书中未记载,临床使用时应给予关注。
  • 鲍嘉莉, 王喆元, 王芳婷, 杜琼, 翟青, 徐蕊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3, 25(6): 359-365.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21121-01070
    目的 以卡瑞利珠单抗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院外管理为例,初步评估直销患者(DTP)药房药学服务的效果。 方法 收集2019年7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于合肥高济苏祥特药专业药房旗下3家门店购买并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患者的电子药历,记录患者的病史信息和DTP药房药师进行的药学服务数据。对卡瑞利珠单抗相关甲减的发生情况,干预措施和转归,以及患者对药物干预的依从性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共有489例患者纳入分析,男性341例,女性148例;年龄(61±12)岁,范围18~75岁;肺癌129例、食管癌112例、肝癌60例、鼻咽癌8例,淋巴瘤4例,其他肿瘤(超适应证)176例。卡瑞利珠单抗的中位治疗时间为4个月,范围1~24个月;单药治疗者129例,联合化疗者156例,联合靶向药物治疗97例,联合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83例,联合化疗和放疗4例,其他治疗方案不明者20例。共16例患者发生甲减,发生率3.3%(16/489),其中6例为DTP药房药师主动识别。16例甲减均经Naranjo因果关系评价法判定为与卡瑞利珠单抗相关;严重程度为2级者15例,1级者1例。1例1级甲减患者未予医学干预,因疾病进展停用卡瑞利珠单抗,甲减好转。发生2级甲减的15例患者均接受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用药1周时评估,依从性良好3例,一般8例,差5例。药师根据影响依从性的主要条目给予不同干预。截至本研究结束,15例2级甲减患者中,4例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其中1例因心律失常停用左甲状腺素钠后恢复正常),2例好转,9例持续异常。 结论 DTP药房药师开展院外药学服务有助于保障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安全用药。
  • 杨钰, 黄亚云, 张云霞, 秦倩倩, 薛智民, 赵瑞玲, 许馨文, 王晓玲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3, 25(5): 281-286.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20527-00475
    目的 分析我国现有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禁用相关信息。 方法 通过“药智网”“丁香园”“医脉通”等网站获取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Ch.P)收载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的现有药品说明书,从中提取儿童禁用相关信息。对儿童禁用相关信息表述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结果 Ch.P收载的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分别为1-741和149种,涉及儿童禁用相关信息的分别为411(23.6%)和6种(4.0%)。药品说明书中关于儿童禁用相关信息的表述包括18种方式,如禁用、不推荐、尽量不用等。不同生产企业对同一药品的说明书存在文字表述不一致,年龄范围描述不一致,是否含苯甲醇信息不全等问题;同一药品说明书存在不同项下儿童禁用年龄范围不一致的问题。 结论 我国现有药品说明书中的儿童禁用相关信息表述存在不一致、不规范等问题,药品生产企业应根据《化学药品和治疗用生物制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相关信息撰写的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对药品说明书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不断规范和完善药品说明书儿童禁用信息。
  • 罗卉, 王楠, 马伟峰, 刘畅, 曹静, 高春会, 曾缘缘, 黄伟, 陈宝燕, 薛智民, 王晓玲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3, 25(5): 287-298.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21123-01048
    目的 初步了解国内10家儿科医疗机构用药安全管理现状。 方法 采用“ISMP医院用药安全自我评估量表优化版(161项)”(简称“量表”),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药学专业委员会的10家儿科医疗机构对本单位用药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自我评估。“量表”包括10个关键要素、20个核心指标和161项测评项目。汇总参评机构用药安全自我评估结果,对各关键要素、核心指标和测评项目的百分得分、实施比例等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10家参评医疗机构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量表”的填写。汇总结果显示,用药安全自我评估总体百分得分为74.72%;百分得分最高和最低的关键要素分别为要素Ⅲ(用药医嘱和其他药品信息的沟通,83.89%)和要素Ⅹ(质量流程和风险管理,67.84%),完全实施比例最高和最低者分别为要素Ⅲ(66.67%)和要素Ⅸ(患者教育,40.00%),部分实施比例最高和最低者分别为要素Ⅸ(46.25%)和要素Ⅲ(26.67%),未实施比例最高和最低者分别为要素Ⅹ(18.38%)和要素Ⅵ(药物治疗设备的采购、使用和监控维护,6.25%)。20项核心指标中,百分得分最高和最低者分别为指标10(保证非药品类化学品与患者隔离,避免因误用导致患者受到伤害,96.25%)和指标7(采取制定临床路径、建立标准化给药时间、管理流程等措施,保证患者接受标准化的诊疗,57.50%),完全实施比例最高和最低者分别为指标20(在药物储存、配制、准备和给药过程中遵循院感控制措施,90.00%)和指标17(在医院内建立公平公正的用药安全文化,鼓励和倡导安全行为,而非采取惩罚性措施处理用药差错相关医务人员,25.00%);部分实施比例最高和最低者分别为指标7(55.00%)和指标20(5.00%);未实施比例最高和最低者分别为指标17(22.86%)和指标10(0)。 结论 10家参评儿科医疗机构在用药医嘱和其他药品信息沟通、药品储存和分发等环节的管理水平较高,在公正文化建设、用药风险主动防范、信息系统完善方面存在不足。
  • 陈满如, 梁翠绿, 张吟, 陈琪莹, 陈彩云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3, 25(5): 299-307.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20824-00774
    目的 系统评价以白细胞介素5为靶点的瑞利珠单抗辅助治疗难治性哮喘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s.gov、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库(截至2022年6月),收集瑞利珠单抗辅助治疗难治性哮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试验组在哮喘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利珠单抗,对照组加用安慰剂。主要结局指标包括哮喘急性发作发生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哮喘控制问卷(ACQ)评分、哮喘生活质量问卷(AQLQ)评分和血嗜酸粒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变化值,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效应量为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计量资料效应量为均数差(MD)及其95%CI。 结果 共7项RCT纳入分析,包括2-506例患者,试验组1-456例,对照组1-05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期间哮喘急性发作发生率明显减少[18.1%(263/1-456)比31.3%(329/1-050),OR=0.50,95%CI:0.41~0.62,P<0.001],FEV1和AQLQ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MD=0.13 L,95%CI:0.08~0.17 L,P<0.001;MD=0.18分,95%CI:0.04~0.33分,P=0.01),ACQ评分和血嗜酸粒细胞计数明显降低(MD=-0.19分,95%CI:-0.28~-0.10分,P<0.001;MD=-0.45×109/L,95%CI:-0.48×109/L~ -0.42×109/L,P<0.001);总体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过敏反应和肺炎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3.7%(928/1-456)比71.4%(750/1-050),OR=0.76,95%CI:0.55~1.06,P=0.10;6.4%(93/1-456)比8.2%(86/1-050),OR=0.91,95%CI:0.66~1.24,P=0.55;0.4%(5/1-403)比0.1%(1/997),OR=1.66,95%CI:0.41~6.65,P=0.47;0.6%(9/1-456)比1.0%(10/1-050),OR=0.81,95%CI:0.35~1.87,P=0.63]。 结论 瑞利珠单抗辅助治疗难治性哮喘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 朱秀萍, 徐晨, 俞凌燕, 张佳丽, 戴海斌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3, 25(4): 218-222.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20810-00732
    目的 了解儿童肝移植术后脱发发生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肝移植术的患儿。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患儿以下信息:性别、移植时年龄、原发疾病、术前体重指数(BMI)、供肝重量与受者体重比(GRWR),术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总胆红素(TBil),以及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等。随访内容包括术后有无脱发、脱发部位、脱发程度、术后脱发发生时间、脱发恢复时间等。根据是否脱发将患者分为脱发组和未脱发组,对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用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表示。 结果 共收集到符合入选标准的患儿4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手术时中位月龄为20(11,43)个月,年龄范围5个月~13岁;体重指数(17.1±2.1)kg/m2; GRWR (2.6±0.7)%;术前血清TBil 120(27, 191)μmol/L,血白蛋白(33±5)g/L,血红蛋白(100±14)g/L;术后1个月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为(10.37±2.15)μg/L。术后40例患者中17例发生脱发,男性8例,女性9例;脱发严重程度S1-16例,S2-1例;局部脱发14例,普遍性脱发3例。脱发发生时间分布在术后4 d~9个月,其中术后1个月内发生者15例,术后3、9个月发生者各1例。所有患者均未对脱发进行对症治疗,均在术后1年内恢复正常。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白蛋白水平低和术后1个月内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高是影响儿童肝移植术后脱发的危险因素[(31±4)g/L比(34±5)g/L,OR=0.83,95%CI: 0.71~0.98,P=0.026;(12.0±2.1)μg/L比(9.2±1.2)μg/L,OR=2.80,95%CI: 1.55~5.05,P=0.001]。 结论 术前白蛋白水平低和术后1个月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高可能是肝移植术后患儿发生脱发的危险因素。
  • 陈水钫, 陈慧, 陈雪梅, 吕美玲, 申九妹, 纪凤卿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3, 25(4): 223-228.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20622-00553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双氯芬酸诱导大鼠急性肾损伤(AKI)的防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将33只8周龄无特定病原体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GSH组,每组11只。模型组和GSH组大鼠以双氯芬酸钠溶液(200-mg/kg)灌胃建立AKI模型。建模后30-min,GSH组大鼠用GSH溶液(500-mg/kg)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用等容积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24-h后采血并分离肾脏,进行肾功能[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肾脏组织病理学以及血清和肾脏组织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检查。比较3组大鼠各项检查结果。 结果 模型组大鼠BUN和Scr明显高于对照组和GSH组[BUN:(14.34±8.47)mmol/L比(7.89±2.20)和(8.46± 3.58)mmol/L;Scr:(34.44±6.56)μmol/L比(24.77±9.50)和(29.28±4.33)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和GSH组大鼠均可见肾小球和肾小管形态学改变,但GSH组改变程度轻于模型组。GSH组大鼠血清和肾脏组织MDA、TNF-α和IL-6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MDA:(9.5±0.2)nmol/ml比(10.2±0.6)nmol/ml,(3.6±0.3)nmol/ml比(4.0±0.2)nmol/ml;TNF-α:(2.9±2.5)pg/ml比(5.4±3.0)pg/ml,(420.9±40.3)pg/ml比(470.4±31.3)pg/ml;IL-6:(92.1±34.4)pg/ml比(123.9±16.6)pg/ml,(7-547±604)pg/ml比(8-047±470)pg/ml],而SOD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102.8±2.8)U/ml比(99.7±4.1)U/ml,(387.0± 12.7)U/ml比(375.9±11.7)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GSH对双氯芬酸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有一定防护作用,其可能机制为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 张崇, 陈贵菊, 潘洁, 陆娟, 程玉洁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3, 25(4): 229-236.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20515-00428
    目的 探讨吸入用布地奈德(i-BUD)对哮喘儿童生长速度及身高的影响。 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截至2022年4月30日),收集i-BUD对哮喘儿童生长速度和身高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高质量队列研究。观察组治疗药物为i-BUD,对照组为安慰剂或未用药物治疗;结局指标为短期和/或长期应用i-BUD儿童的身高及生长速度。采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RCT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队列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效应值为均数差(MD)及其95%置信区间(CI)。 结果 总共16项研究纳入meta分析(15项RCT和1项队列研究),其中观察组2-578例,对照组2-422例。15项RCT研究中9项为低风险偏倚,2项为高风险偏倚,4项为风险偏倚不清楚;1项前瞻性队列研究NOS评分为8分(高质量研究)。6项研究观察了i-BUD对儿童身高影响的短期效应,观察组儿童i-BUD的暴露时间为2~8周,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儿童下肢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MD=-0.18-mm/周,95%CI:-0.24~-0.13 mm/周,P<0.01)。按剂量的亚组分析表明,吸入200-μg/d的i-BUD时,儿童下肢生长速度与对照组相似(MD=-0.10-mm/周,95%CI:-0.25~0.05 mm/周,P=0.209),但吸入400-μg/d和800-μg/d的i-BUD时,儿童下肢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MD=-0.17-mm/周,95%CI:-0.23~-0.10 mm/周,P<0.01;MD=-0.34-mm/周,95%CI:-0.48~-0.20 mm/周,P<0.01)。10项研究观察了长期(≥1年)暴露i-BUD对儿童身高的影响。meta分析结果显示,长期暴露i-BUD的儿童身高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MD=-0.72-cm,95%CI:-0.86~-0.58 cm,P<0.01)。按暴露时间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i-BUD暴露1年组、2年组和4~6年组儿童身高均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MD=-0.60-cm,95%CI:-0.75~-0.44 cm,P<0.01;MD=-1.30-cm,95%CI:-1.70~-0.90 cm,P<0.01;MD=-1.15-cm,95%CI:-1.67~-0.64 cm,P<0.01),但暴露平均9.2年的儿童对身高的影响不明显(MD=-0.60-cm,95%CI:-2.15~0.95 cm,P=0.448)。 结论 哮喘儿童短期和长期应用i-BUD都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速度和身高。
  • 王昕宇, 于慧, 杨祉妍, 张云迪, 李越, 李妍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3, 25(4): 237-242.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20816-00751
    目的 利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方法探讨德谷胰岛素(IDeg)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用药错误风险点。 方法 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立用药错误风险点研究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等方法收集用药错误风险点,对其严重程度、发生频率和发现指数进行评分,确定风险优先级数(RPN),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结果 通过综合评价,在医师处方、药师调剂、护士给药和患者用药4个环节共发现32个风险点。将RPN由高至低排序,筛选出10个关键风险点(RPN>70分):(1)药师未对患者进行IDeg使用指导;(2)患者不知道应主动向医师反映药品的使用感受和不良反应;(3)患者不清楚用药监测的内容;(4)患者未掌握药品的使用方法;(5)药师未对患者进行用药反馈调查;(6)患者不重视或认为没有必要接受药师的用药指导;(7)医师处方错误,导致用药过量;(8)医师与患者沟通不畅,患者不清楚自己用的是什么药;(9)药师对药品性状、禁用人群、相互作用、用药时间等药品信息了解不充分;(10)药师审核处方过程中忽略药品的常用剂量、适用人群等信息。根据上述风险点提出了针对IDeg基本信息维护、医师处方、药师调剂、患者用药、护士给药、收集用药错误报告及加强人员培训7个方面风险干预建议。 结论 利用FMEA法可有效找出IDeg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用药错误风险点,并可通过量化评估明确改善IDeg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制定相应防范措施,提高用药安全性。
  • 文志勇, 郭嘉豪, 杨雪明, 李雪芹, 贺瑜, 季波, 孙银香, 鲁红云, 温芳芳, 王桂凤, 伍炜培, 周志凌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3, 25(3): 138-144.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21109-01041
    目的 比较第三批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中标药品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维格列汀片(仿制药)与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维格列汀片(原研药)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研究设计为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珠海市人民医院、中山市人民医院、江门市中心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门诊应用维格列汀片治疗的T2DM患者。利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符合纳入标准患者的门诊病历资料并提取相关临床数据。将患者分为仿制药组和原研药组,为排除混杂因素的干扰,对入选患者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有效性评估指标为用药1年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血糖(FPG)的下降幅度,应用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分析HbA1c和FPG下降幅度的影响因素;安全性评估指标为用药1年内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 4家医院共收集到4-511例服用维格列汀片治疗的T2DM患者,仿制药组3-039例,原研药组1-472例。用药后2组患者HbA1c和FPG均较用药前下降,仿制药组患者HbA1c和FPG下降幅度与原研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50(0.05,2.30)%比0.90(-0.10,1.70)%,Z=0.235,P=0.814;0.59(-0.40,2.20)mmol/L比1.00(-0.61,2.32)mmol/L,Z=0.421,P=0.674]。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治疗药物未影响HbA1c和FPG的下降幅度(P=0.627,P=0.478)。仿制药组患者用药1年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低血糖发生率与原研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6‰(5/3-039)比2.7‰(4/1-472),P=0.721;0.7‰(2/3-039)比0.7‰(1/1-472),P=1.000]。 结论 齐鲁制药有限公司仿制维格列汀片治疗T2D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原研药基本一致。
  • 杨世磊, 李璐, 朱艳娜, 翟晓涵, 吕林林, 陈艳伟, 席艳, 柳杰, 陶旭锋, 李帅, 唐静雅, 栗云明, 董得时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3, 25(3): 145-151.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21107-01034
    目的 比较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替格瑞洛片(仿制药)与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替格瑞洛片(原研药)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研究设计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选自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且术后使用替格瑞洛片抗血小板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符合纳入标准患者的病历资料并提取相关临床数据(年龄、性别、合并疾病、入院时血脂水平、PCI指征、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用药12个月内疗效和安全性评估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等)。将患者分为仿制药组和原研药组,为排除混杂因素的干扰,对患者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有效性评估指标为用药12个月内主要终点(心源性死亡、卒中、靶血管重建、再发梗死)和次要终点(全因死亡、外周动脉闭塞、支架内血栓形成、心绞痛发作)事件发生率,安全性主要评价指标为用药12个月内出血事件发生率。 结果 纳入研究的患者共1-486例,仿制药组734例,原研药组752例。仿制药组患者中女性占比、PCI指征为不稳定心绞痛者占比、入院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原研药组;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占比、PCI指征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者占比低于原研药组(均P<0.05)。PSM后仿制药和原研药组各690例患者,各项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SM前、后仿制药组患者主要终点、次要终点和出血事件发生率与原研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SM前:12.1%(89/734)比10.9%(82/752),10.8%(79/734)比8.4%(63/752),0.3%(2/734)比0.5%(4/752);PSM后:12.6%(87/690)比12.3%(85/690),11.0%(76/690)比8.3%(57/690),0.3%(2/690)比0.4%(3/690);均P>0.05]。2组患者均无一例死亡。出血主要表现为鼻出血和皮下瘀点,未导致抗血小板治疗中断。 结论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仿制替格瑞洛片用于PCI术后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与原研药基本一致。
  • 王之舟, 董宪喆, 王可, 冯英楠, 罗巧, 岳小林, 张兰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3, 25(3): 152-158.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21101-01015
    目的 比较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集采)头孢地尼分散片(达力先)与原研头孢地尼胶囊(全泽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门诊单次使用头孢地尼患者的性别、年龄、医保类型、感染类型、头孢地尼用药情况、是否合并使用其他抗菌药物,头孢地尼用药前后血常规、C反应蛋白和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头孢地尼不良反应报告资料等信息。对集采中选头孢地尼组(集采组)和原研头孢地尼组(原研组)患者年龄、性别、医保类型、感染类型及是否合并使用其他抗菌药物等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比较2组患者药物临床应用情况,间接评价2种药物的疗效。通过比较2组患者用药前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C反应蛋白检测值,不良反应报告上报情况,用药前后肝肾功能,对2药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 结果 共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9-514例,集采组7-037例,原研组2-477例;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2组患者均为1-268例,其性别、年龄、感染类型、合并其他抗菌药物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集采组头孢地尼日剂量、疗程及使用强度均低于原研组[(0.30±0.04) g比(0.35±0.12) g,P<0.001;8(4, 8) d比 10(8, 10) d,P<0.001;(3.96±1.70) g比(5.22±2.03) g,P<0.001]。集采组患者用药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用药前[11.2(8.7, 13.8)×109比7.2(5.5, 9.9)×109, P<0.001;80(74, 87)%比66(56, 73)%, P<0.001;23(10, 64)mg/L比13(6, 44) mg/L, P=0.032]。2组患者用药后均未见头孢地尼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用药前2组患者和用药后2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原研组患者用药前后天冬氨酸转氨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8, 23)U/L比23(20, 29) U/L, P=0.040],丙氨酸转氨酶、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检测值均在参考值范围。 结论 集采中选头孢地尼分散片(达力先)与原研药头孢地尼胶囊(全泽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未见明显差异。
  • 果伟, 贾菲, 刘珊珊, 庄红艳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3, 25(3): 159-164.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21031-01011
    目的 比较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中标药品舍曲林片仿制药(商品名:唯他停)与原研药(商品名:左洛复)治疗抑郁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推动仿制药品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镜像比较的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收集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实施后1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处方舍曲林片患者的门诊数据,将患者分为仿制药组和原研药组,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比较2组患者的处方日剂量、舍曲林血药浓度、实验室检查指标(催乳素、肝肾功能、血脂等)异常发生率。 结果 纳入本研究的抑郁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和强迫障碍患者共13-659例,仿制药组5-973(43.73%)例,男2-167例(36.28%),女3-806例(63.72%);年龄(34±18)岁,范围6~94岁;原研药组7-686(56.27%)例,男2-709例(35.24%),女4-977例(64.75%);年龄(35±19)岁,范围6~95岁。仿制药组与原研药组舍曲林处方日剂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1±47)mg比(166±44)mg, t=6.614,P<0.001],仿制药组与原研药组舍曲林血药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39)μg/L比(54±40)μg/L,t=2.616,P=0.009]。2组患者催乳素升高、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仿制药组与原研药组低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参考值下限者占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8%(734/1-758)比38.3%(673/1-758),χ2=4.409,P=0.039];高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参考值上限者占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8%(734/1-758)比45.4%(798/1-758),χ2=4.738,P=0.032]。 结论 本研究未发现舍曲林片仿制药与原研药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存在有临床意义的差异。
  • 周张玖智, 马乐萍, 张炜, 李照雪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3, 25(3): 165-171.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21008-00893
    目的 挖掘罗普司亭不良事件(AE)风险信号,为临床安全使用该药提供参考。 方法 检索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数据库,收集2008年第1季度至2022年第2季度罗普司亭AE报告,采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首选术语(PT)对AE进行标准化。从AE报告中提取患者一般情况和AE结局等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比例报告比值比(PRR)法挖掘罗普司亭AE风险信号。AE报告数≥3、ROR与PRR值的95%置信区间(CI)下限>1的PT定义为阳性信号。 结果 共收集到罗普司亭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E报告12-222例,所涉12-222例患者中有性别记录者10-295例,男性4-818例,女性5-477例;有年龄记录者3-789例,年龄范围为0~98岁,平均年龄58岁;有AE结局记录者5-919例,因AE住院、死亡、危及生命、致残和致先天畸形者分别为3-092、2-305、363、152和7例。12-222例AE报告共涉及PT 2-090个、20-639例次。对报告数排名前100位的PT进行信号挖掘,检测出42个阳性信号。AE报告数居前5位的PT为血小板计数(PLT)减少(1-510例)、药效缺失(1-488例)、疗效降低(921例)、PLT异常(857例)和死亡(853例);信号强度排在前5位的PT为骨髓网硬蛋白纤维化(ROR=631.43,PRR=341.43)、骨髓活检异常(ROR=202.73,PRR=159.36)、PLT异常(ROR=200.90,PRR=159.49)、脾切除术(ROR=118.82,PRR=102.55)和血小板增多症(ROR=84.66,PRR=76.14)。药品说明书中未记载的PT有10个,信号强度由高至低依次为脾切除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溶血、住院、胸腔积液、脓毒症、骨痛、超说明书用药、血红蛋白降低和偏头痛。 结论 骨髓网硬蛋白纤维化和PLT异常及因此导致的出血、血栓并发症为使用罗普司亭期间需要重点监测的AE;在10个药品说明书未记载的PT中胸腔积液和脓毒症值得关注。
  • 马子坤, 郭甜甜, 王昱, 武亭, 王艳, 李轲鑫, 欧晓娟, 贾继东, 赵新颜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3, 25(2): 69-75.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20801-00700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损伤(DILI)临床特征在不同性别患者中的差异。 方法 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2005年1月至2021年1月因DILI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DILI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基础疾病、用药情况、入院后首次实验室检查结果、DILI临床表现和类型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性别将患者分为2组,比较不同性别患者DILI的临床特征。采用Cox回归方法分析DILI患者出现死亡/肝移植的影响因素。 结果 纳入分析的DILI患者共616例,男性139例(22.6%),女性477例(77.4%);中位年龄56(47,64)岁,范围18~80岁;致肝损伤药物为中药和/或保健品者345例(56.0%),西药者148例(24.0%),中药和/或保健品+西药者123例(20.0%);42例(6.8%)出现死亡/肝移植,其中肝移植3例,以肝病为直接死因者19例,死因与肝病无关者20例。与女性相比,男性患者尿色加深和腹胀发生率、重度肝损伤发生率和死亡/肝移植发生率均较高[71.9%(100/139)比60.0%(286/477),P=0.010;28.8%(40/139)比18.7%(89/477),P=0.010;46.8%(65/139)比40.5%(193/477),P<0.001;15.1%(21/477)比4.4%(21/139),P<0.001]。男性患者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女性,而前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血肌酐水平低于女性(均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较高、白蛋白低、总胆汁酸高、血肌酐高、国际标准化比值延长为DILI患者死亡/肝移植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住院的不同性别DILI患者临床表现不同,男性DILI患者胆汁淤积更明显,病情严重程度更高,死亡/肝移植更常见。男性、年龄较高、白蛋白低、总胆汁酸高、血肌酐高、国际标准化比值升高者更易出现死亡/肝移植,临床应予重视。
  • 江莹, 张宁萍, 许青, 吕迁洲, 高虹, 刘天舒, 李晓宇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3, 25(2): 76-82.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20608-00496
    目的 探讨原发肝外肿瘤患者程序性细胞死亡1受体(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相关肝损伤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2021年1—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原发肝外肿瘤患者电子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出发生PD-1/PD-L1抑制剂相关肝损伤者,统计分析肝损伤的发生时间、临床类型和严重程度等。根据是否发生肝损伤将患者分为肝损伤组与无肝损伤组,比较2组患者年龄、性别、原发肿瘤类型、合并疾病、有无肝转移、PD-1/PD-L1抑制剂治疗方案、联合用药和基线肝肾功能等临床特征,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肝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 结果 纳入分析的患者共386例,其中29例发生PD-1/PD-L1抑制剂相关肝损伤,发生率为7.5%。29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4例;年龄19~90岁;使用信迪利单抗者7例,纳武利尤单抗、特瑞普利单抗各5例,帕博利珠单抗4例,替雷利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各3例,卡瑞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各1例;开始用药至发生肝损伤的中位时间为44(24,112)d;肝损伤的临床分型为肝细胞损伤型者8例,胆汁淤积型17例,混合型4例;严重程度为1级者19例,2级7例,3级3例。诊断为肝损伤后29例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其中24例停用PD-1/PD-L1抑制剂;21例患者6~71 d后肝功能恢复正常,8例发展为慢性肝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肝炎病毒感染(OR=5.749,95%CI:1.337~24.719,P=0.019)、合并高血压病(OR=5.345,95%CI:2.034~14.047,P=0.001)和基线碱性磷酸酶(ALP)≥125-U/L(OR=4.651,95%CI:1.728~12.521,P=0.002)是PD-1/PD-L1抑制剂相关肝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肝损伤是PD-1/PD-L1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临床分型以胆汁淤积型多见。合并肝炎病毒感染、高血压病及基线ALP较高者是发生PD-1/PD-L1抑制剂相关肝损伤的高危人群。
  • 冯丽娟, 段维佳, 李淑香, 吕婷婷, 陈莎, 贾继东, 赵新颜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3, 25(2): 83-88.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20801-00697
    目的 探讨非诺贝特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生化应答不佳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门诊诊断为UDCA生化应答不佳、加用非诺贝特治疗的早期PBC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联合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联合治疗方案为非诺贝特+UDCA,疗效指标为有效率和生化应答率。联合治疗12个月时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降至治疗前基线值以下为有效,降至<1.5×参考值上限为实现生化应答。安全性指标为非诺贝特相关不良反应(肝损伤、肾损伤等)发生率。 结果 纳入分析的患者共42例,男性12例,女性30例;加用非诺贝特时年龄为(53±10)岁;联合治疗时间为5 d~34个月。对34例联合治疗患者的疗效分析结果显示,治疗12个月时 ALP平均水平较基线值下降,其中10例(29.4%)降至参考值范围,有效率为100%;治疗前ALP为235(210,326)U/L,治疗12个月时降至134(104,190)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4例患者中25例(73.5%)患者实现生化应答,治疗前ALP为221(198,256)U/L,治疗12个月时降至125(99,143)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42例患者中16例(38.1%)发生非诺贝特相关不良反应,包括肝损伤8例(19.0%,其中1例合并烧心),肾损伤4例(9.5%),肌痛、颜面部水肿、烧心、头痛、皮肤瘙痒伴皮疹各1例(各2.3%)。8例肝损伤患者4例为轻度、1例为中度、3例为重度;轻度者未予干预,2个月后丙氨酸转氨酶(ALT)恢复至基线水平;中、重度者,停用非诺贝特并予保肝治疗后ALT和总胆红素均恢复至基线水平。4例肾损伤患者中2例停用非诺贝特后血清肌酐(Scr)恢复至基线水平;2例未停药,Scr自行恢复至参考值范围。 结论 非诺贝特联合UDCA治疗生化应答不佳的早期PBC患者有效,有73.5%的患者实现生化应答。非诺贝特常见不良反应为肝损伤及肾损伤,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
  • 梁瑜, 赵俊, 倪倍倍, 李晓, 郭切, 孟真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3, 25(2): 89-94.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20927-00877
    目的 了解沙利度胺及其类似物相关肝损伤的临床特征。 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截至2022年8月31日),收集沙利度胺及其类似物来那度胺、泊马度胺相关肝损伤的病例报告类文献,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用药情况、肝损伤发生情况(发生时间、临床表现、肝功能状况、肝损伤分型等)以及处置和转归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纳入分析的患者共18例,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36~93岁,平均60岁;原发病为多发性骨髓瘤者16例,浆细胞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各1例;应用沙利度胺者9例,来那度胺6例,泊马度胺3例;开始用药至发生肝损伤的时间为4~232 d,≤60 d者15例;肝细胞损伤型9例,胆汁淤积型7例,因缺少数据未判定分型2例。1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主要为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16例)、总胆红素升高(14例)、碱性磷酸酶升高(12例);15例有临床表现记录,主要为黄疸(13例)、乏力(7例)和恶心(4例)。诊断肝损伤后18例患者均停用沙利度胺或其类似物,其中4例予对症支持治疗;13例停药后7 ~28 d肝功能好转或恢复正常,5例死亡(2例死于肝衰竭,3例死于原发病或其他合并症)。 结论 沙利度胺及其类似物相关肝损伤多发生在用药2个月内,临床表现与其他药物所致肝损伤相似;停药后多数患者肝功能可好转或恢复正常,但少数可进展为肝衰竭致死亡。
  • 潘韵妍, 李佳, 陈琪凤, 陈美玲, 夏延哲, 陈攀, 陈杰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3, 25(2): 95-100.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20512-00422
    目的 探讨重症感染患者静脉使用多黏菌素B相关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期间静脉使用多黏菌素B治疗重症感染患者的电子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发生多黏菌素B相关AKI的患者,统计分析AKI的发生时间、临床分期和转归,计算多黏菌素B相关AKI发生率以及多黏菌素B用药第3、6、12和15天AKI的累积发生率。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多黏菌素B相关AKI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AKI的危险因素,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 结果 纳入分析的患者共311例,男性237例(76.2%),女性74例(23.8%);中位年龄58(46,70)岁;52例(16.7%)发生多黏菌素B相关AKI,AKI的发生时间为(4±2)d,范围2~13 d;多黏菌素B用药第3、6、12和15 天AKI的累积发生率(%)及其95%CI分别为9.1(3.0~19.4)、15.4(7.9~25.2)、21.5(12.8~31.6)和21.5(12.8~31.6)。发生AKI后,52例患者中17例(32.7%)停用多黏菌素B,其中7例给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35例(53.8%)因病情需要继续用药,其中25例给予CRRT,10例加用利尿剂。经上述处理后,52例患者中22例(42.3%)Scr恢复正常,6例(11.5%)好转,15例(28.9%)因原发病死亡,9例(17.3%)自动出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日剂量≥150.0-mg(OR=5.588,95%CI:2.258~13.833,P<0.001)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OR=1.063,95%CI:1.021~1.106,P=0.003)为多黏菌素B相关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重症感染患者静脉使用多黏菌素B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AKI,多黏菌素B日剂量≥150.0-mg和高APACHE-Ⅱ评分可能增加AKI的发生风险。
  • 徐超, 岳丽霞, 郝季春, 马东, 王磊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3, 25(2): 101-106.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20408-00297
    目的 了解比伐芦定在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根据导管室记录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沧州市中心医院PCI围手术期使用比伐芦定的老年STEMI患者(观察组)和同样例数使用肝素连续病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人口学信息、既往疾病史、术前检查和术中所见、手术前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以及术后30 d内的全因死亡、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出血事件和支架血栓事件等。比较2组患者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的改善情况以及PCI术后30 d内的全因死亡、MACCE、出血事件和支架血栓事件的发生率。 结果 共85例PCI围手术期使用比伐芦定的患者纳入观察组(男性51例,女性34例),选择同期85例PCI围手术期使用肝素的患者为对照组(男性50例,女性35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心脑血管相关疾病史、吸烟史、PCI术前心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左心室射血分数、Killip分级、治疗前TIMI血流分级、梗死相关动脉、术中使用主动脉内球囊泵、PCI手术路径、血管病变情况和植入支架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PCI治疗后TIMI血流分级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组患者治疗后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8)。观察组患者PCI术后30 d内MACCE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26),但术后30 d内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靶血管血运重建事件和支架血栓事件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老年STEMI患者PCI治疗期间采用比伐芦定进行抗凝治疗的疗效与肝素相似,但与肝素相比,比伐芦定可降低PCI术后30 d内MACCE的总发生率,且未增加支架内血栓的发生风险。
  • 彭金娥, 刘慧, 李潇, 王丽君, 王硕, 苏昊凡, 战寒秋, 张伟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3, 25(1): 11-16.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20812-00739
    目的 探讨应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Paxlovid)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安全性。 方法 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2022年3月23日至5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住院并应用Paxlovid治疗的COVID-19成年患者病历资料,对Paxlovid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发生时间、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等)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有不良反应组和无不良反应组患者的临床特征。Paxlovid用法为奈玛特韦300-mg+利托那韦100-mg口服、1次/12-h,连续5 d。 结果 纳入分析的患者为364例,男性200例(54.9%),女性164例(45.1%),中位年龄60(19,92)岁。Paxlovid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48/364),不良反应发生在开始服用Paxlovid后1~7 d。48例患者中,出现消化系统症状者37例(主要表现为腹泻17例、口苦14例等),神经系统症状7例(头晕5例,头痛2例),呼吸系统症状4例(咽痛3例,咽痒1例),肾损伤2例,血尿酸升高、肌痛和皮疹各1例,其中2例同时出现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1例同时出现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症状,1例同时出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症状;33例(68.8%)不良反应严重程度为1级,15例(31.2%)为2级,无≥3级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除1例因不能耐受2级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口苦)而停药外,其他患者均完成了5 d的治疗。有不良反应组和无不良反应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状况、基础疾病和COVID-19临床分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Paxlovid治疗COVID-19的安全性较好,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系统症状,以腹泻、口苦较为多见,症状多较轻微,患者耐受性较好。
  • 黄红萍, 陈清心, 于阗, 陈华漫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3, 25(1): 17-20.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20928-00881
    目的 探讨阿兹夫定片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安全性。 方法 收集2022年8月18日至9月18日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住院并应用阿兹夫定片治疗的成年COVID-19患者临床资料,对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和转归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纳入分析的患者共117例,男性68例(58.1%),女性49例(41.9%);年龄18~  76岁,中位年龄44岁;服用阿兹夫定片前COVID-19病程为2~25 d,平均13 d;阿兹夫定片疗程为2~14 d,平均8 d。117例患者中10例(8.5%)在服用阿兹夫定片期间发生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5例(恶心2例、腹泻2例、腹胀1例),肝功能异常和头晕各2例,血清三酰甘油水平升高和乏力各1例;其中1例发生不良反应2例次,表现为头晕+腹胀。停用阿兹夫定片和/或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不良反应严重程度为1级者7例,2级3例,无3级及以上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所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在药品说明书中均有记载,未发现新的不良反应。 结论 阿兹夫定片治疗普通型COVID-19安全性较好,患者耐受性较好;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和头晕。
  • 刘恒丽, 李侠, 杨欣平, 杨翠先, 张米, 李惠琴, 张双梅, 吴兴乾, 李雨薇, 王海洋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3, 25(1): 21-27.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20603-00491
    目的 探讨HIV感染/艾滋病(HIV/AIDS)患者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相关范可尼综合征(FS)的临床特征。 方法 检索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17年12月至2021年2月在云南省传染病医院住院且采用含TDF的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并诊断为FS的HIV/AIDS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体重指数(BMI)、ART治疗方案和时间、诊断FS时间、主要临床表现、入院及出院实验室检查结果,双能X射线骨密度检查结果以及干预和转归等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设定时段内诊断为TDF相关FS的HIV/AIDS患者共16例,其中完全型FS 6例,不完全型FS 10例;7例合并慢性丙型肝炎、高血压病、肝癌和抑郁症等慢性疾病;16例患者接受含TDF的ART治疗时间最短 20个月,最长168个月,平均68个月;FS的初始症状多为骨痛、乏力、恶心、纳差、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从出现初始症状至确诊FS的时间最短2周,最长24周,平均7周。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16例患者在血糖正常情况下尿葡萄糖均为阳性,14例尿蛋白阳性,低尿磷、低尿钙、低尿钾和低尿钠者分别为11、11、4和4例;低血磷、低血钾、低血钙和低血钠者分别为13、12、8和7例;11例血清肌酐升高,10例血尿酸降低,1例血尿酸增高。15例患者行双能X射线骨密度检查,其中骨密度正常、减低和骨质疏松者分别为2、2和11例。诊断为TDF相关FS后,16例患者均立即停用TDF,更换不含TDF的ART方案并对症治疗平均29 d后,上述症状程度减轻,部分实验室检查指标恢复至参考值范围,预后较好。 结论 TDF相关FS多在用药68个月发生,FS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结果均为在血糖正常情况下尿葡萄糖阳性,多数出现低血磷,低尿磷,低尿钙,骨质疏松。停用TDF、更换为不含TDF的ART方案并对症治疗后预后较好。
  • 周明芳, 王文静, 蒋红丽, 王夫川, 易为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3, 25(1): 28-33.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20427-00372
    目的 探讨妊娠中晚期应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加强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阻断对孕妇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妇产科建档并于2021年1—12月分娩的HBV感染孕妇。HBV DNA≥2.0×105 IU/ml并在孕24~28周选择服用TDF治疗者纳入治疗组,HBV DNA<2.0×105 IU/ml、孕期未使用抗HBV药物治疗者纳入对照组。收集2组孕妇的病历资料,包括孕24~28周(基线)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磷、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 DNA等指标,以及孕36~37周、分娩时和产后42 d的肾功能、eGFR、血磷和肾小管损伤相关不良事件。比较2组孕妇在孕36~37周、分娩时和产后42 d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eGFR和血磷的变化及治疗前后Scr和血磷的变化;记录治疗组肾小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纳入分析的孕妇共189例,治疗组106例,对照组83例,2组孕妇的年龄、初产妇比例、基线丙氨酸转氨酶、Scr、血尿素氮、eGFR和血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HBeAg阳性者占比和HBV DN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孕36~37周、分娩时及产后42 d的Scr、血尿素氮、eGFR和血磷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从基线至产后42 d, Scr、血尿素氮、eGFR和血磷的变化趋势2组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孕妇无一例发生低磷血症、Scr升高、肾性低尿酸血症、β2微球蛋白尿、非糖尿病性糖尿和代谢性酸中毒等肾小管损伤相关不良事件。 结论 TDF在妊娠中晚期用于加强HBV母婴传播的阻断对肾脏是安全的。
  • 付中华, 郭子寒, 王萌萌, 杜琼, 翟青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3, 25(1): 34-39.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20822-00771
    目的 挖掘布格替尼不良事件(AE)风险信号,为该药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 方法 检索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收集2017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以布格替尼为主要怀疑药物的AE报告。采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24.0版的首选术语(PT)和系统器官分类(SOC)对AE进行标准化和分类,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比例报告比值比(PRR)法进行布格替尼AE风险信号挖掘,报告数≥3、ROR≥2且ROR的95%置信区间(CI)下限>1或报告数≥3、PRR≥2且χ2>4的AE定义为阳性信号,对得到的阳性PT信号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纳入分析的AE报告为1-564例,涉及672个PT,采用ROR法和PRR法分析,获得52个阳性PT,涉及16个SOC。报告数排在前10位的PT为疲劳、腹泻、恶心、咳嗽、血肌酸磷酸激酶异常、呼吸困难、头痛、皮疹、呕吐和高血压,均为说明书中常见AE;信号强度排在前10位的PT是垂体梗死、放射性坏死、淀粉酶升高、食管静脉曲张、早饱、脂肪酶升高、血肌酸磷酸激酶异常、肺毒性、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和光敏反应,其中排在第1、2、4、5、8、10位的PT在药品说明书中未见记载。肺炎和间质性肺疾病为布格替尼严重AE,报告数分别为31和8例。52个PT中共有28个在药品说明书中未收录,涉及12个SOC。 结论 布格替尼的主要不良事件为腹泻、恶心、咳嗽、血肌酸磷酸激酶异常等,其严重AE如肺炎、间质性肺疾病均有报告,与药品说明书记载的常见不良反应一致。此外,布格替尼还可能导致垂体梗死、放射性坏死、肺毒性、光敏反应等,临床应予警惕。
  • 晋美, 王茜, 高爽, 赵静文, 陈晓峰, 王有余, 乔庆勃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3, 25(1): 40-46.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20726-00679
    目的 比较分站式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HCR)后应用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根据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将在我院接受分站式HCR治疗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分为替格瑞洛组(术后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口服、1次/d,替格瑞洛片90-mg口服、2次/d,连续服用1年)与氯吡格雷组(术后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口服、1次/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1次/d,连续服用1年)。分析比较2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前后不同时点血小板聚集功能[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P2Y12反应单位(PRU)],术后血小板抑制率[阿司匹林抵抗(AA)、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抵抗(ADP)],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出血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纳入本研究的患者共124例,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各62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合并疾病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术后24-h、7 d、1个月MPAR均低于术前[(50±9)%、(36±8)%、(29±6)%比(65±11)%,均P<0.001;(59±10)%、(47±9)%、(38±7)%比(65±12)%,均P<0.001];替格瑞洛组术后24-h、7 d、1个月MPAR均低于同期氯吡格雷组[(50±9)%比(59±10)%、(36±8)%比(47±9)%、(29±6)%比(38±7)%,均P<0.001]。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术后24-h、7 d、1个月PRU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替格瑞洛组术后24-h、7 d、1个月PRU均低于同期氯吡格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组患者术后24-h AA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ADP抑制率高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至第24个月,替格瑞洛组MACE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11.3%比27.4%,P<0.05)。随访至第12个月,2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比8.1%,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1%比11.3%,P>0.05)。 结论 分站式HCR术后应用替格瑞洛+阿司匹林较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能更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术后MACE的发生;2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方案均未增加出血风险,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刘雨蒙, 朱宝强, 边原, 龙恩武, 王国俊, 胡佳强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2, 24(12): 617-623.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20505-00395
    目的 了解围手术期患者利伐沙班相关不良事件(AE)的临床特点。 方法 检索有关数据库(截至2022年4月20日),收集围手术期使用利伐沙班致AE的病例报告类文献,提取患者基本信息(国籍、性别、年龄、病史、利伐沙班使用情况、合并用药情况、AE的发生、干预和预后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共收集到围手术期使用利伐沙班致AE的病例报告42篇,涉及11个国家46例患者,男性25例(54.3%),女性21例(45.7%),年龄16~96岁;为预防术后静脉血栓形成,术前使用利伐沙班者34例;为预防术后发生心房纤颤、脑卒中或全身血栓形成,术后使用利伐沙班者7例;围手术期停用利伐沙班者4例;未说明使用利伐沙班原因者1例;21例患者有既往病史记录,主要为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22例患者有围手术期合并用药记录,主要为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心脑血管用药等;31例患者有AE发生时间记录,最早为用药后2 h,最晚为用药后2个月,多数在用药后1个月内;AE类型包括出血29例,肝损伤7例,过敏反应6例,肾损伤3例,血栓3例、血小板增高2例,血小板减少、肺栓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发作、视力丧失各1例。发生AE后,31例患者停用利伐沙班,换用其他抗凝药和对症治疗后好转,1例更换合并药物以及减少利伐沙班剂量后好转,2例未及时停药者发生新的过敏反应,2例恢复使用利伐沙班后好转,1例因消化道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9例患者预后情况不详。46例患者中18例存在用药错误,其中16例为用量错误,2例为配伍错误。 结论 围手术期使用利伐沙班所致AE以出血最为常见,主要发生在用药后1个月内,停药并换用其他抗凝药及对症治疗后总体预后较好;用药错误是导致围手术期使用利伐沙班相关AE的原因之一。
  • 李姗姗,徐晓涵,吴紫阳,翟所迪,温剑,程吟楚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2, 24(12): 624-632.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20602-00489
    目的 系统评价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相关间质性肺疾病(ILD)的发生情况。 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维普网等数据库(截至2022年4月30日),收集国内上市的8种EGFR-TKI(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阿法替尼、达可替尼、奥希替尼、阿美替尼和伏美替尼)与化疗比较治疗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试验组干预措施为EGFR-TKI单药,对照组为化疗,结局指标包含ILD发生情况。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效应量为风险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 结果 纳入分析的RCT共15项,其中吉非替尼相关研究6项,厄洛替尼5项,埃克替尼和阿法替尼各2项;试验组患者共2-318例,对照组1-97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总体ILD发生率高于对照组[1.47%(34/2-318)比0.51%(10/1-975),OR=2.44,P=0.004],ILD相关死亡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35%(8/2-318)比0.05%(1/1-975),OR=3.29,P=0.07]。14项RCT对ILD严重程度进行了分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3级ILD发生率高于对照组[0.62%(13/2-089)比0.11%(2/1-864),OR=2.60,P=0.04]。吉非替尼试验组患者总体ILD发生率和≥3级ILD发生率均高于相应对照组[2.31%(27/1-167)比0.71%(8/1-123),OR=2.88,P=0.004;0.86%(7/1-167)比0.09%(1/1-123),OR=3.98,P=0.03];厄洛替尼试验组和阿法替尼试验组患者ILD发生情况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均P>0.05);埃克替尼试验组和相应对照组患者均无一例发生ILD。 结论 与化疗相比,NSCLC患者接受EGFR-TKI尤其是吉非替尼治疗发生ILD和较严重ILD的风险较大,临床应提高警惕,加强监测。
  • 蔡俊,陈洁,高蕾,胡云,李曼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2, 24(12): 633-640.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20328-00250
    目的 探讨度洛西汀相关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H)的临床特点。 方法 报道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1例度洛西汀相关SIADH的诊治经过,并对该例以及检索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截至2021年12月31日)收集到的相关病例的主要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罹患疾病情况、度洛西汀应用情况、联合用药情况、SIADH发生情况及干预与转归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纳入分析的患者共27例,男性6例,女性21例;年龄38~92岁,中位年龄74岁;度洛西汀日剂量为20、30、40、60-mg和不详者者分别为5、9、1、10和2例,日剂量30-mg者中1例在一次性过量服用450-mg后发生SIADH。16例患者联用了有导致低钠血症风险或与度洛西汀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其中联用1、2、3、4种药物者分别为6、2、6、2例。开始服用度洛西汀至发生SIADH的时间除1例过量服用者为服药后1 h外,余26例为用药2 d~36个月,中位时间3 d,其中21例发生在7 d内。SIADH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嗜睡等,20例)、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15例)和全身症状(疲劳、肢体无力等,6例)等。诊断SIADH时27例患者血钠水平为98~132-mmol/L,中位数117-mmol/L。SIADH严重程度为1、3、4级者分别为1例(3.7%)、7例(25.9%)和19例(70.4%)。在诊断或怀疑为度洛西汀相关SIADH后,所有患者均停用度洛西汀、限制液体入量并给予补钠治疗,5例患者应用了呋塞米,血钠水平在2~15 d内恢复正常,中位恢复时间为5 d。 结论 度洛西汀相关SIADH多发生于开始用药后7 d内,程度多较严重。停用度洛西汀并限制液体入量、给予补钠治疗,视病情给予利尿剂,患者预后良好。
版权信息

出版单位: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社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国际刊号:ISSN 1008-5734

国内刊号:CN 11-4015/R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118号院东华金座宣武医院教学楼1089室

邮编:100053

电话:15611475509

E-mail: cadrj@sina.com

友情链接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

当日访问总数:

当前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