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刘皈阳;于锋英;陈超;马亮;王玉玉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0, 12(6): 397-4.
    目的:对比研究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2000年3月至2010年3月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不良反应报告,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的病例分为阿莫西林组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比较2组药物的不良反应在临床表现、转归、严重性、对原患疾病影响及发生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共收集到576份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报告。其中438份阿莫西林不良反应报告涉及814例次不良反应,138份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报告涉及233例次不良反应。阿莫西林组男性220例,女性218例,平均年龄(36.4±19.0)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男性62例,女性76例,平均年龄(40.4±20.9)岁。阿莫西林组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患者出现皮肤及附件、胃肠、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构成比分别为77.4%(n=630)和55.8%(130)、5.3%(43)和19.7%(46)、1.3%(11)和4.3%(10)、1.3%(11)和4.3%(10);2组非严重和严重ADR病例的构成比分别为92.5%(405例)和97.8%(135例)、7.5%(33例)和2.2%(3例);对原患疾病影响明显和不明显患者的构成比分别为9.1%(40例)和1.4%(2例)、90.9%(398例)和98.6%(136例);2组之间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中位发生时间分别为3和1 d。结论:临床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感染性疾病与阿莫西林相比似较为安全。
  • 梁雁;刘晓;高波;张海燕;崔一民*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0, 12(5): 317-4.
    目的:调查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不良反应,评估其安全性。方法: 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9年10至12月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医务人员在接种疫苗后3个月内进行随访。调查分析接种人员的基本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反应程度、临床表现、潜伏期、持续时间及其与过敏史的关系。结果: 接种疫苗者共898人,男226人,女672人,年龄18~87(38±13)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159/898),男性接种者发生率为14.6%(33/226),女性为18.8%(126/672),不同性别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42,P=0.23)。有、无过敏史接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9.5%(17/43)和16.6%(142/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不良反应的159人中,出现局部反应者67人,主要表现为注射部位疼痛;出现全身反应者107人,主要表现为头痛、咽痛、头晕、乏力、流涕、发热、全身酸痛、嗜睡和咳嗽。局部反应的中位潜伏期为0.08(0.02~8.00)h,中位持续时间为48.00(1.00~720.00) h;全身反应的中位潜伏期为8.00(0.02~67200)h,中位持续时间为48.00(0.07~672.00)h 。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程度均为轻度和中度,以轻度为主(136/159,85.5%),所有不良反应均可自愈或经对症治疗后消失。结论: 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不良作用轻而短,是一种较为安全的疫苗。
  • 易湛苗;刘芳 *;张俊;李晓光;翟所迪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0, 12(4): 251-4.
    目的: 调查桂哌齐特致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以预防其发生。方法: 以cinepazide、adverse reaction、leucopenia、agranulocytosis、thrombocytopenia、桂哌齐特、不良反应、白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为检索词,检索PubMed (1948-2010)、EMBASE (1966-2010)、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10)、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2010)、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89-2010)、万方数据资源系统(1989-2010)和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2005.01-2010.05),收集桂哌齐特致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文献和病例,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类型和发生时间、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和转归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获得桂哌齐特致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和不良反应报道共 14篇,纳入16例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73.0±11.9)岁。原发病为脑梗死者9例,脑出血3例,外周动脉疾病3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例。桂哌齐特用药剂量为160、240、320、600和1200 mg/d者分别为2、2、8、1和3例。用药后≤5、6~10、11~15和>15 d发生不良反应者分别为7、3、1和5例。不良反应的首发症状多为发热。16例患者中有10例发生白细胞减少,4例发生粒细胞缺乏,1例发生血小板减少,1例同时发生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15例患者经停药及对症治疗,14例好转,1例死亡。1例患者未停药。结论: 桂哌齐特易导致白细胞、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临床应用桂哌齐特时应严密监测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 吕媛;崔洪*;刘健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0, 12(3): 169-6.
    目的:评价国产帕珠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呼吸、泌尿系统细菌感染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通过检索CNKI数据库,收集1993年至2008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帕珠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呼吸、泌尿系统细菌感染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RCT)。根据入选标准严格筛选文献并按meta分析要求对入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应用Revman 5.0 和Stata 10.0 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国产帕珠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呼吸、泌尿系统感染的治愈率、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优势比(OR)、95%可信区间(CI)及P 值。结果:本研究共入选2005年至2008年进行的10项RCT研究,纳入1974例患者,其中帕珠沙星组982例,左氧氟沙星组99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国产帕珠沙星组与左氧氟沙星组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临床痊愈率分别为66.6%和65.7%;有效率分别为92.3%和91.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5.1%和93.3%;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和12.9%;其各自的综合OR值分别为1.05(95% CI 为0.86~1.27,P=0.650)、1.10(95% CI 为0.79~1.53,P=0.560)、1.45(95% CI 为0.93~2.27,P=0.100)、0.97(95% CI 为0.74~1.26,P=0.81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帕珠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呼吸、泌尿系统感染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似。
  • 童元元;张力*;杨金生;杨晓晖;孙震晓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0, 12(3): 175-3.
    目的:调查消核片相关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发生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消核片”为检索词,检索《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9),《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09),收集分析消核片相关肝损害的病例报告。结果:共收集到194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17~55岁。68例标明用药剂量,2~7片/次,3次/d,用药时间为14~180 d。患者用药50 d左右出现恶心、腹胀等消化道症状;用药30~141 d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生化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 68~1 700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40~1 260 U/L;总胆红素(TBil) 8.0~795.4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 2.3~391.8 μmol/L。194例中有10例行肝组织病理检查,呈不同程度的肝细胞肿胀、胞质疏松、气球样变及肝细胞坏死。大多数患者在停药后10 d至4 个月内逐渐恢复正常,其中 190例(97.9%)临床痊愈,3例(1.5%)好转,1例(0.5%)急性肝衰竭患者死于感染性休克。结论:消核片可引起肝损害,多为可逆性;其发生可能与用药剂量及疗程有关;肝病患者应避免使用该药;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肝功能。
  • 韩蕊;段京莉;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0, 12(2): 100-5.
    目的:分析和评价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以提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水平。方法:对北京大学口腔医院2009年1~12月出院的颌面外科手术患者病历4 037份进行随机抽取,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类别、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等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总共抽取到997份病例。这些患者中,男506例(50.75%),女491例(49.25%),平均年龄31岁,其中≥60岁167例,≤10岁217例。清洁手术183例(18.36%),清洁-污染手术806例(80.84%),污染手术8例(0.80%)。所有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其中使用一种抗菌药物者486例(48.75%),2种抗菌药联用者511例(51.25%);最常用的3类抗菌药物依次为青霉素类(581例,38.53%),硝基咪唑类(447例,29.64%),头孢菌素类(321例,21.29%)。2种药物的联用主要为甲硝唑与青霉素和甲硝唑与头孢呋辛,分别为233例(45.6%)和210例(41.1%);术前预防用药主要以静脉途径给药,但有2例口服给药。979例患者手术预防用药时间合理(术前0.5~2.0 h) ,其中清洁手术、清洁-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患者分别为181例 (98.91%)、790例 (98.01%)和8例(100%);18例患者手术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其中14例术前用药时间<0.5 h,4例在术前2.5 h。804例患者术后用药合理与基本合理,其中清洁、清洁-污染和污染手术患者分别为125例(68.31%)、671例 (83.25%)和8例(100%);193例患者用药不合理,主要为长时间用药,甚至长达10 d。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合理47例(4.71%),基本合理686例(68.81%),合计为733例(73.52%),其中清洁手术121例,清洁-污染手术605例,污染手术7例;不合理为264例(26.48%)。结论: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包括无指征用药、药物选用不当、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不当及术后长时间用药等。因此,应进一步落实有关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指南,并加强合理用药教育。
  • 李春a;刘恩生b;穆荣a*;栗占国a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0, 12(1): 21-5.
    目的:探讨羟氯喹致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用hydroxychloroquine、antimalarials、eye、retinopathy、maculopathy和retinotoxic作为检索词,对MEDLINE、EMBASE数据库、OVID医学数据库、Science Direct期刊数据库和Springer期刊数据库进行检索,收集1963年至2008年发表的羟氯喹临床应用的英文文献资料,计算羟氯喹治疗致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分析羟氯喹剂量、用药时间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结果:入选文献共21篇,包括前瞻性研究11篇,回顾性病例分析10篇,共有患者5 210例纳入研究,其中25例患者有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0.48%。在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中,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分别为0.43%(11/2 549)和0.53%(14/2 661)。21篇文献中有10篇评价了非视网膜病变,共有患者2 599例纳入研究,其中角膜沉积发生率为0.50%,调节反射障碍发生率为0.23%。25例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应用羟氯喹的平均剂量为(7.6±3.4)mg/(kg·d),剂量≤6.5 mg/(kg·d)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0.40%(17/4 292),剂量>6.5 mg/(kg·d)者发生率为0.87%(8/91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患者用药时间平均(63.5±56.5)个月,其中剂量≤6.5mg/(kg·d)的17例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的平均用药时间为(78.9±74.0)个月,剂量>6.5 mg/(kg·d)的8例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的平均用药时间为(46.8±20.2)个月。停药后3个月随访,25例患者中,9例视网膜病变稳定,2例视野有轻度改善,1例恶化,其他13例结局不详。结论:羟氯喹可致视网膜病变,为不可逆损害,但发病率较低,其危险因素为剂量和用药时间。因此,临床应用羟氯喹应选择合适剂量并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 孙震晓*;张力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0, 12(1): 26-5.
    目的:调查何首乌及其制剂相关肝损害的临床特征和发生原因以提供预防措施。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文献数据库,收集1996年至2009年国内文献报道的与何首乌及其制剂相关药物性肝损害病例,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肝损害的临床表现、预后和转归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何首乌及其制剂相关肝损害病例共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36.2±13.7)岁。单用何首乌中成药14例,单用何首乌饮片18例,两者兼用3例,在使用何首乌饮片的患者中用生首乌6例,制首乌2例,其余不详。35例患者中有18例再次给药后又发生肝损害,3例表现出家族性发病倾向。用药后肝损害发生时间:最短3~6 d,最长 > 3个月,多数1~4周,临床主要表现为黄疸和肝功能异常。有肝功能检测记录的病例如下:31例患者ALT值为102~4 584 U/L,平均值为1 153.1 U/L;25例患者AST值为61.5~1 937 U/L,平均值为657.4 U/L;29例患者TBil平均值为134.9 μmol/L;23例患者DBil平均值为97.9 μmol/L。症状较轻者停药后自愈,大部分患者经保肝治疗治愈,其中好转2例,治愈33例。结论:生首乌与制首乌及其制剂可引起肝损害。临床用药前应了解患者个人及家族用药史,严格剂量,用药时应监测患者肝功能。
  • 孙琳;刘湘源**;赵金霞;邓晓莉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9, 11(6): 397-9.
    目的:评价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依那西普、英利西单抗和阿达木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发生严重感染的风险。方法:通过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和Cochrane图书馆,收集已发表的关于TNFα抑制剂治疗RA时引起严重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根据入选标准严格筛选文献并按meta分析要求对入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应用Review Manager 4.2软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计算TNFα抑制剂组与对照组发生严重感染风险的优势比(odds ratio,OR)、95%可信区间(CI)及P值,评价TNFα抑制剂对严重感染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入选1998年1月至2009年1月进行的16项RCT研究,其中依那西普4篇,英利西单抗5篇,阿达木单抗7篇。所有研究共纳入8 541例患者,TNFα抑制剂组5 812例(依那西普1 347例,英利西单抗2 064例,阿达木单抗2 401例),对照组2 72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NFα抑制剂组引起严重感染的总体OR为1.43(95%CI为1.08~1.89,P<0.05)。其中,依那西普组,英利西单抗组和阿达木单抗组的OR 分别为0.93(95%CI为0.59~1.45,P>0.05)、1.68(95% CI为1.05~2.68,P<0.05)和2.07(95% CI为1.15~337,P<0.05)。高剂量TNFα抑制剂组发生严重感染的风险高于低剂量TNFα抑制剂组(OR 1.62,95%CI 1.13~2.33,P<0.01)与对照组(OR 1.87,95%CI 1.30~2.6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剂量TNFα抑制剂组与对照组相比(OR 1.31,95%CI 0.93~1.85,P>0.05)发生严重感染风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风湿病患者使用TNFα抑制剂,尤其在高剂量时,可使严重感染发生的风险有所增加。因此,临床使用TNFα抑制剂时应对患者严密监测。
  • 张雁;朱海英;程红勤*;褚燕琦;杨义伟;付强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9, 11(6): 406-4.
    目的:调查慢性肾衰竭患者应用头孢吡肟所致神经毒性反应的临床特点,为合理使用头孢吡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至 4月应用头孢吡肟治疗后出现神经症状的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因肺部感染入院。单独静脉滴注头孢吡肟2~8 g/d。记录患者神经症状出现时间、临床表现和症状缓解时间,以及用药前后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pH值、氧分压(PO2)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等指标的测定结果。结果:6例患者中男、女各3例,年龄54~92岁,平均(74±13)岁,在静脉滴注头孢吡肟1 ~ 3 d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兴奋躁动、胡言乱语、瞻妄、神志不清、嗜睡,1例出现肢体不自主颤动。经停药及对症治疗均于 3 d 内缓解。6例患者用药前后比较,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和血气等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静脉滴注头孢吡肟可出现神经毒性反应,肾衰竭患者应用头孢吡肟应加以注意。
  • 白玉国a;张爱琴a;李京明b;李夏明c;张沫a;焦平a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9, 11(5): 330-5.
    调查住院患者抗菌药应用现状,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随机抽取北京安贞医院2006、2007年应用抗菌药住院患者的病历各500份,调查患者住院期间预防、治疗应用抗菌药情况,以《北京地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为依据,分析抗菌药应用存在的不合理现象。结果:2006年500例患者中,男317例,女183例,年龄5个月~89岁,平均(55.6±15.6)岁,手术患者194例,非手术患者306例。2007年500例患者中,男236例,女264例,年龄1个月~90岁,平均(52.7±24.6)岁,手术患者209例,非手术患者291例。2006、2007年Ⅰ类手术预防用药分别为162例(87.1%)和122例(93.1%);术前用药时间超过48 h者分别为154例(95.1%)和118例(96.7%);Ⅰ、Ⅱ、Ⅲ类手术术前用药超过24 h者分别为49例(28.8%)和77例(38.5%)。2006和2007年无指征治疗用药分别为152例(30.4%)与97例(19.4%);用药疗程不合理分别为153例(30.6%)与115例(23.0%);联合用药不合理分别为62例(74.7%)与198例(65.8%);行细菌药物敏感试验各为35例(7%)和500例(100%),未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分别为17例(48.8%)和172例(34.4%)。2006年有4例<18岁患者不合理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2006年有3例以及2007年有9例>60岁患者和2例小儿应用万古霉素未监测肾功能及个体化给药。结论:住院患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情况2007年较2006年有明显进步,但按《指南》要求,合理用药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
  • 张人玲a;齐颖b;王育琴c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9, 11(3): 179-4.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吡格列酮所致水肿的临床特点及肝肾功能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2008年1月至12月期间8例服用降糖药加吡格列酮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回顾性调查研究。8例患者中男2例,女6例,年龄52~68岁,平均(58.62±5.65)岁。所有患者均服用2种以上降糖药(二甲双胍、格列喹酮、那格列奈、胰岛素、瑞格列奈、阿卡波糖),并加用吡格列酮15~30 mg/d。调查患者加用吡格列酮后水肿出现和消退时间及其临床特点。于吡格列酮服用前、服用期间及水肿消退后2周进行尿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并于水肿发生时和水肿消退后2周测定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结果:所有患者在服用吡格列酮5~10 d发生水肿,其临床特点为双足和双侧小腿呈指压凹陷性水肿,停药2~7 d水肿消退。吡格列酮服用前,服用期间及水肿消退后2周实验室检查示:尿蛋白均为阴性;血清尿素中位数分别为6.20 mmol/L、6.36 mmol/L和5.90 mmol/L;SCr中位数分别为83.5μmol/L、87.0μmol/L和78.0μmol/L;ALT中位数分别为31.5 U /L、32.0 U /L和33.0 U /L;在水肿发生时与水肿消退后2周,TSH中位数分别为7.1 mU/L和6.9 mU/L。结论:服用降糖药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吡格列酮可出现双足和双侧小腿指压凹陷性水肿,但对肝、肾功能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无影响,水肿在停药后迅速消退。
  • 郑平;周帆;文运衡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8, 10(6): 0-0.
    分析头孢拉定静脉滴注致儿童血尿的原因。方法:收集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社区使用头孢拉定致19例儿童血尿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及临床表现,头孢拉定的用法用量,血尿出现的时间和严重程度以及转归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9例患儿中男16例,女3例,年龄≤1岁3例,~3岁10例,~7岁4例,>7岁2例。头孢拉定常规用法用量为50~100 mg/(kg·d)溶于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 ml中静脉滴注。剂量为100 mg/(kg·d)16例,>110 mg/(kg·d)1例,<100 mg/(kg·d)2例。有17例将1日剂量作1次量给予。19例中,肉眼血尿17例,镜下血尿2例。实验室检查示红细胞(+++~++++)/HP,尿蛋白定量<0.1 g/24 h。肾功能正常者16例(84.2%),肌酐、尿素氮轻度升高者3例(15.8%)。血尿出现于用药后24 h内18例(94.7%),>24 h 1例(5.3%)。经停药治疗后,肉眼血尿于1~2 d消失,镜下血尿于3~5 d消失。出院随访3个月,患者尿常规与肾功能均正常。结论:头孢拉定静脉滴注致儿童血尿可能与大剂量、高浓度及低年龄等因素有关。
  • 董生a;齐晓涟b;胡永生a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8, 10(6): 0-0.
    分析口服丙戊酸钠对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我院收治的使用丙戊酸钠出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性别、年龄、丙戊酸钠的用法用量、用药时间、停药时间、停药前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变化及转归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7例患者中,男6例,女1例,年龄15~43岁,平均年龄(23.43±9.24)岁,4例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3例口服丙戊酸钠片,剂量范围0.1~0.6 g,2~3次/d;用药时间为(8.9±8.8)个月;停药时间为(6.14±3.80)d,停药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分别为(1.56±0.45)g/L和(3.98±2.2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停用丙戊酸钠及对症治疗,6例患者纤维蛋白原恢复至2.0 g/L,1例停药6 d,纤维蛋白原由1.58 g/L升至1.71 g/L。结论:丙戊酸钠可致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用药过程中应监测纤维蛋白原含量,以防引起严重出血。
  • 赵琛;朱威*;连石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8, 10(5): 0-0.
    摘要目的:了解药疹的类型及其相关致病药物,以有助于临床对药疹的诊治。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门诊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药疹的潜伏期、致病药物、类型、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341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165例,女176例,年龄3~90岁,平均年龄(45.67±19.98)岁。298例患者有明确的潜伏期,其中247例(82.89%)≤1周,28例(9.40%)为~2周,23例(7.71%)>2周。293例(85.92%)为单一用药,引起药疹的常见药物有β-内酰胺类(68例,32.2%),解热镇痛药(49例,16.72%),喹诺酮类(32例,10.92%),中成药(30例,10.24%),磺胺类(29例,9.90%);其他致病药物有心血管药物、抗癫痫药、生物制品以及镇静催眠药等。药疹的类型有: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疹(发疹样疹)(147例)、荨麻疹(71例),固定性药疹(60例)、多形红斑(7例)、紫癜性疹(4例)、湿疹样疹(2例)、重症多形红斑(1例)及痤疮样疹(1例)。发疹样疹主要由β内酰胺类(49例)、喹诺酮类(18例)、解热镇痛药(18例)及中成药(16例)所致。荨麻疹主要由喹诺酮类(10例)所致。固定性药疹主要由磺胺类(28例)及解热镇痛药(22例)所致,所有患者经用抗组胺药物、皮质激素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后全部痊愈。结论:发疹样疹为常见药疹,其次为荨麻疹和固定性药疹。引起药疹的主要药物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喹诺酮类、中成药,以及磺胺类药物。
  • 刘敏;王玲;李萍;蔡晧东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8, 10(4): 0-0.

    目的:调查拉米夫定治疗期间妊娠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妇女母婴HBV传播及婴儿发育状况。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15例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期间妊娠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妇女的资料。调查分析母婴的肝功能和HBV DNA水平,妊娠并发症以及婴儿发育状况。结果:15例HBV感染妇女年龄为27~32岁(中位数29岁),其ALT和HBV DNA分别为86~405 U/L和6.03×105~2.67×107 拷贝/ml。患者接受拉米夫定100 mg,1次/d,用药时间为4~13个月,患者在肝功能恢复正常,HBV DNA<1×105 拷贝/ml后开始妊娠,拉米夫定治疗继续至分娩。15例患者的ALT水平在妊娠前和妊娠期均保持正常水平。患者的HBV DNA水平在妊娠前下降至<1×105 拷贝/ml(其中80%患者<500拷贝/ml)。在妊娠期间14例未测及HBV DNA;1例的HBV DNA降至2.45×103 拷贝/ml,患者ALT水平均降至11~41 U/L(中位数23 U/L)。未见妊娠并发症。6个月婴儿的ALT为8~33 U/L(中位数20 U/L),HBV DNA、HBsAg、HBeAg均为阴性,未见发育异常,新生儿Apgar评分为8~10分。结论:拉米夫定似能有效阻断母婴HBV传播,未见婴儿发育异常。

  • 马建丽a;任红业;梁树立b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8, 10(4): 0-0.

    目的:分析药物诱发癫痫样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检索1997年至2007年CNKI和CMB收载的药物诱发癫痫样发作患者148例的资料,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原患疾病、诱发癫痫药物、药物剂量、联合用药,癫痫发作类型、发作时间和持续时间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8例患者中,男82例,女66例,平均年龄(40.16±24.08)岁,有癫痫病史15例。诱发癫痫样发作居前三位的药物为抗微生物药物82例(其中喹诺酮类39例),占55.41%,中枢神经系统药物34例(其中抗精神病药物20例),占22.97%,麻醉药8例(其中氯胺酮6例),占5.41%;药物诱发癫痫样发作类型以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为主,共120例(81.08%),其次为复杂部分性发作15例(10.14%);患者年龄<19岁32例(21.6%),年龄≥60岁52例(35.14%);超剂量用药21例(14.19%);45例联合用药患者中有10例出现癫痫样发作。癫痫发作时间为首次用药后3 min至6个月,持续时间为4 s至20 min。147例癫痫样发作患者经停药及对症处理症状均好转或痊愈,1例因肺部感染,循环衰竭死亡。结论:药物诱发癫痫样发作可能与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患者的年龄(老年或未成年)、癫痫病史、原患疾病、药物剂量过大以及联合用药等因素相关。

  • 毛璐;李静;甄健存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8, 10(4): 0-0.

    目的:调查阿莫西林所致肾损害及其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979年至2007年医学文献中阿莫西林所致肾损害的病例报告,对阿莫西林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和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阿莫西林所致肾损害患者为32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38.95±23.53)岁。阿莫西林单用16例,与其他药物联用9例,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7例;静脉给药21例,口服给药9例(另2例给药途径不详)。32例(1例剂量不详)中有20例超过规定用量。阿莫西林所致肾损害主要为急性肾衰竭、急性间质性肾炎以及血尿。肾损害发生时间,在正常剂量时为(8.57±3.10)d,超量时为(1.05±1.57)d。结论:阿莫西林可引致严重肾损害,尤以超剂量时为多见。

  • 赵迎a;高历男;史爱欣b;孙福成a*;傅得兴b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8, 10(3): 173-4.

    目的:探讨胺碘酮静脉给药治疗心房纤维颤动患者引起休克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3年至2007年中文医学文献关于胺碘酮静脉给药治疗心房纤维颤动患者引致休克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基础心脏病,心房纤维颤动发作时的心律、心率、血压、心功能状态、心电图以及胺碘酮的用法用量。对胺碘酮输液的浓度、静脉滴注速度和总剂量以及休克发生的时间、表现和处理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7例胺碘酮所致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来自本院。胺碘酮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浓度为1.5~7.5 mg/ml,静脉给药速度为2.5~10 mg/min。用药后休克发生的时间,4例为2 min内,3例为5~20 min内,持续时间为3~120 min。2例休克患者伴有意识障碍,5例患者休克时仍有心房纤维颤动。结论:胺碘酮静脉给药可能引起休克,临床表现危重,及时对症治疗可缓解。

  • 赖蓓a;张春媚a;夏群b;陈颖娟a;马喻庆a;黄慈波a*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8, 10(3): 177-3.

    目的:调查羟氯喹在风湿病治疗中出现的眼部不良反应。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我院83例使用羟氯喹的风湿病患者所发生不良反应的类型和发生率进行调查。结果:83例患者所使用羟氯喹的初始剂量为200~400 mg/d,之后按病情减量为100~200 mg/d。83例中有12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眼部反应5例(6.0%),神经系统反应为3例(3.6%),消化道反应2例(2.4%),皮疹1例(1.2%),以及水肿1例(1.2%)。在接受视野检查的14例患者中,1例视野缺损很可能与羟氯喹有关,另1例可能有关。结论:羟氯喹治疗风湿病可引起眼部不良反应,反应程度较轻,停药或减少剂量后症状改善。

  • 林鑫;张黎明;张俊;周冰;詹思延*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8, 10(2): 89-5.

    目的:调查我国5省级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工作人员专业结构和知识技能现状,为国家开展药品不良反应重点监测完善ADR监测报告系统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及定性访谈方法调查收集5省级ADR监测中心工作人员的有关资料,包括一般情况、监测和科研能力,以及知识技能水平。结果:共调查53人,收回有效问卷52份,52人平均年龄(35±8)岁,男女比较0.93∶1。高中级职称占53.9%,博士、硕士和学士分别占7.7%,32.7%和51.9%。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计算机、统计学专业学分别占46.1%,21.1%、5.8%、3.8%和1.9%。多数工作人员缺乏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知识。结论:5省级ADR监测中心工作人员的专业结构和知识技能可适应ADR监测工作的需求。但尚需增加一些公共卫生、统计学以及计算机专门人材,并对一些工作人员进行上述知识技能的培训以利于开展ADR重点监测工作完善ADR监测报告系统。

  • 寇秀静;杨晓晨;张黎明;郑强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8, 10(2): 94-6.

    目的:分析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引起患者脊髓病变的风险因素。方法:检索1969年至2007年有关国外鞘内注射甲氨蝶呤文献,引起患者脊髓病变共36例,对患者的年龄、原发病、鞘内注射剂量及注射次数,联合用药、发生脊髓病变情况及转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18岁30例(83.3%);34例注明甲氨蝶呤单次剂量,其中≤15 mg者28例(77.8%),其他均<50 mg;鞘内注射>5次者27例;截瘫发生第1次鞘内注射者仅2例。甲氨蝶呤单独应用11例,同阿糖胞苷及/或激素联合注射者25例;11例脊髓病变发生时间为鞘内注射后24 h内,35例表现为双下肢或四肢弛缓性瘫痪,经大剂量甲泼尼龙及叶酸治疗,其中21例(58.3%)肢体运动及感觉功能完全或部分恢复,11例死亡(30.6%)。结论:甲氨蝶呤鞘内注射致脊髓病变可能和甲氨蝶呤注射次数较频、剂量较大以及多药联用有关。

  • 杨梅珍;刘芳*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8, 10(2): 100-4.

    目的:调查鞘内注射甲氨蝶呤致截瘫的病例报告,分析影响截瘫预后的因素。方法:检索国内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1978年至2007年期间有关鞘内注射甲氨蝶呤致截瘫的病例报告11例,对患者性别、年龄、甲氨蝶呤剂量、有无合用阿糖胞苷、阿糖胞苷剂量、鞘内注射次数、截瘫发生时间、转归等资料进行调查,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病例,其中4例为可逆性截瘫,7例为非可逆性截瘫。可逆性截瘫与非可逆性截瘫患者的性别、年龄、骨髓损伤平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逆性截瘫与非可逆性截瘫相比,鞘内注射次数较少、末次鞘内注射后截瘫发生较快,药物剂量较小、合用阿糖胞苷者少,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次鞘内注射、截瘫在末次鞘内注射24 h后发生、给药剂量大、同阿糖胞苷联合鞘内注射等因素可能与甲氨蝶呤鞘内注射致截瘫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

  • 马素文;李坤成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7, 9(3): 169-171.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对碘普罗胺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及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使用碘普罗胺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4114例。分成2组:实验组2363例,于静脉注射碘普罗胺90~100ml增强扫描前20min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对照组1751例,只静脉注射相同剂量的碘普罗胺。对2组患者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和程度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实验组发生过敏反应15例(0.6%),对照组发生过敏反应35例(2.0%),2组过敏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反应程度:实验组轻度9例,中度6例,对照组轻度19例,中度16例,2组间轻度和中度过敏反应的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增强造影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可降低碘普罗胺过敏反应的发生率,而对过敏反应程度无影响。
  • 翟伟;张黎明;闫炜;秦颖;詹思延;梁建辉;崔一民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7, 9(2): 95-99.
    了解急诊患者精神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为精神药物的安全应用及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年12月至2006年3月期间对北京9家综合医院急诊科及2所急救中心的急诊患者发生的药物不良事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中精神药物不良事件,并将其与非精神药物不良事件作比较。结果:在339例药物不良事件中精神药物不良事件为241例(71.09%)。大多为非医疗目的用药(73.86%),包括自杀(68.46%)及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2.90%)。该不良事件主要由第Ⅱ类精神药品所致(62.96%),最常见的药物为地西泮(33.33%)。同非精神药物使用患者相比,使用精神药物患者的年龄较轻,其用药剂量、救治、住院及死亡人数明显较高。结论:精神药物不良事件为急诊患者的常见事件。因此,应加强监测及预防措施。
  • 袁进;姚小莉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7, 9(2): 100-102.
    目的:了解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致癫痫发作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与分析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01-2006-06)及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期刊全文库(1994-01-2006-06)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所致癫痫发作病例。结果:氟喹诺酮类药物所致癫痫发作54例,男性31例,女性23例,其中5例有癫痫史。引起癫痫发作的常见药物依次为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静脉给药43例,口服7例,4例不明。6例合用茶碱制剂。54例中,47例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7例为部分发作,发作的开始时间在用药后10min至6d。发作持续时间为20s至10min,发作次数为1~5次。54例中除1例死于脑胶质瘤、脑梗死外,其余患者均在停药或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静脉或口服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均可引致癫痫发作。临床医生应了解氟喹诺酮类药物所致癫痫发作的危害以利于安全用药。
  • 张京利;赵霞;马文晖;王力红;王桂珍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7, 9(1): 21-24.
    目的:调查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我院2006年3月948例住院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948例患者在抗菌药物1841次的预防性使用中,合理1039次(56.44%);基本合理189次(10.27%);不合理613次(33.29%)。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用药时间过长,给药时间不当,剂量过大,选药不正确,非适宜指证,给药次数过少等。结论: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存在某些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为此,应加强贯彻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避免抗菌药物的不适宜应用。
  • 齐晓涟;张京利;马文晖;王育琴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7, 9(1): 24-27.
    目的:调查我院抗菌药相关性腹泻发生情况。方法:对2005年16月44例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相关性腹泻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抗菌药相关性腹泻占同期感染性腹泻的41.5%。以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异常患者为主。常见致病药物有: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克林霉素等,均为静脉滴注给药。抗菌药相关性腹泻最快出现在用药第2天,经抗真菌药物、微生态制剂治疗7d后患者症状消失。结论:静注抗菌药物可引致腹泻,因此,医师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时应加以注意,特别是对老年及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以避免药源性腹泻的发生。
  • 黄继伟;彭海艮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6, 8(6): 423-425.
    目的:探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撤药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诱发因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调查42例SSRI撤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诱发因素及处理。结果:42例撤药综合征以头晕、恶心、呕吐、头痛、感觉异常、心情低落、失眠、焦虑、激越等症状为主。撤药症状发生于停药后的1~5d,持续1~7d。42例中应用帕罗西汀27例,舍曲林6例,西酞普兰6例,氟西汀3例。诱发因素:自行突然停药30例,漏服6例,减药4例,换药2例。结论:骤停SSRI可引起撤药综合征,以帕罗西汀较易发生,应引起临床上重视。缓慢减量或使用半衰期较长的SSRI可预防撤药综合征的发生。
  • 宋岩;张壹言;李冀军;张丽伟;姚凤华;殷培;陈凤锟;李学义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6, 8(6): 425-428.
    目的:分析冠心苏合丸相关肾损害的误诊原因,有助于对其正确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31例冠心苏合丸相关肾损害病例,对其中9例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9例均为中老年患者,临床上均表现为慢性小管间质性肾病,均伴肾小管酸中毒、肾性糖尿、低渗尿和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贫血程度与肾功能减退程度不平行。其中有7例按药典规定剂量用药,2例超过药典规定剂量。有5例误诊为高血压病肾损害,2例误诊为糖尿病肾病,2例误诊为慢性肾小球肾炎。9例中有7例住院时未询问有无冠心苏合丸服药史,另2例虽询问出有冠心苏合丸服药史,但未能诊断为冠心苏合丸相关肾损害。结论:冠心苏合丸相关肾损害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由于临床医师对冠心苏合丸肾毒性及肾损害的临床特征了解不深,常易将中老年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的冠心苏合丸相关肾损害误诊为糖尿病肾病或高血压肾病。因此,对肾损害患者,特别是中老年患者,应询问其冠心苏合丸用药史,以避免漏诊或误诊。
版权信息

出版单位: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社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国际刊号:ISSN 1008-5734

国内刊号:CN 11-4015/R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118号院东华金座宣武医院教学楼1089室

邮编:100053

电话:15611475509

E-mail: cadrj@sina.com

友情链接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

当日访问总数:

当前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