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论著”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梁颖;米玉红;刘双*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0, 12(6): 393-4.
    目的:分析垂体后叶素对咯血患者血钠影响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有14例咯血患者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垂体后叶素的用量为3~5 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中缓慢静脉推注,之后用垂体后叶素6~12 U+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缓慢静脉滴注,止血后改为垂体后叶素6~12 U +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维持12~24 h后停药。4例患者使用垂体后叶素1d 后止血遂停药,血钠无变化。使用垂体后叶素2~12 d止血后停药的10例患者出现低钠血症[由入院时(137.4±1.3)mmol/L降至(124.9±5.6)mmol/L,P<0.05]。10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47~79岁,平均62岁。其中9例(用药时间2~9 d,平均4 d)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及疲乏, 垂体后叶素平均累计总用量为57(24~108) U/人,为轻度低钠血症;1例(用药时间12 d)表现为反应迟钝和昏睡,垂体后叶素累计总用量为124 U,停用垂体后叶素后出现一过性多尿,为重度低钠血症。对低钠血症患者用3%~4%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补钠治疗,患者血钠由 (124.9±5.6)mmol/L 升至(138.1±1.2)mmol/L(P<0.05)。经止血和补钠治疗,所有患者康复出院。结论: 使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应密切监测患者临床表现和血钠变化;已经止血并出现低钠血症者应停用垂体后叶素并给予对症治疗。
  • 宋伟a;徐娟a**;赵玥a;王萍b;金辉;孙雪静a;苏力a;李涛;冀冰心a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0, 12(5): 305-4.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健康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脾脏大小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28例健康供者皮下注射rhG-CSF 5 μg/(kg·d),连续5 d动员造血干细胞。在注射前和最后一次注射后第1、7及30天对健康供者进行脾脏超声检查,测量脾脏大小(长径×厚度);同时计数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并检测细胞表面CD11b表达的相对平均荧光强度(MFI)。结果:供者脾脏的大小在注射前为(40.3±3.4)cm2,最后一次注射后第1、7和30天分别为(48.2±6.1)、(47.8±6.6)和(39.2±5.0)cm2,最后一次注射后第1、7天与注射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供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在注射前为(3.4±1.0)×109/L,最后一次注射后第1和7天分别为(29.3±6.9)×109/L和(3.2±0.7)×109/L,最后一次注射后第1天与注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b表达的相对MFI在注射前为(57.1±43.5),最后一次注射后第1和7天分别为(96.8±51.3)和(66.9±30.4),最后一次注射后第1天与注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最后一次注射后第1天脾脏的增大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及细胞表面CD11b的表达均具有相关性(r=0.603,P=0.000;r=0.436,P=0.023)。结论:rhG-CSF可使健康供者脾脏在短期内明显增大,这与中性粒细胞数量以及细胞表面CD11b的表达相关。
  • 杨婷;徐斌;杨洁;王红娟;张玉霄;尹彤**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0, 12(5): 309-4.
    目的:探讨定期随访对出院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中心住院期间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未达到稳定剂量、出院3个月内仍需持续服用该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随访组和对照组。随访调查采用电话访问,对随访组患者每周访问1次,对照组患者仅在出院后3个月时访问1次。主要了解患者华法林剂量调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合并用药、饮食情况以及出血或血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另外,根据随访结果敦促患者定期测定INR和调节华法林剂量。结果:总共20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并分为2组,每组100例患者。随访组男62例,女38例,平均年龄(57.0±16.2)岁;对照组男47例,女53例,平均年龄(59.6±13.4)岁。出院后3个月内,随访组坚持服用华法林并达到稳定剂量者比例高于对照组(75%比53%,P=0.00);随访组失访和非医源性停药者比例低于对照组(11%比22%,6%比15%,均P=0.04);随访组未监测INR者比例与对照组相近(8%比10%,P=0.62)。随访组患者出院至达稳定剂量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38.7±19.0)d比(54.5±45.6)d,P=0.03];随访组INR>3但<4和INR≥4者比例[分别为14.7%(11/75)和10.7%(8/75)]均少于对照组[分别为30.2%(16/53)和24.6%(1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4);随访组发生出血事件者比例低于对照组[4.0%(3/75)比11.3%(6/5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随访期间,2组患者均未出现血栓性事件。结论:定期随访可提高出院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依从性和疗效,并可能有助于减少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 林娜;李天佐**;林红;张炳熙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0, 12(4): 229-5.
    目的:观察采用七氟烷喉罩吸入和氯胺酮静脉注射麻醉方法的非住院眼科患儿术后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比较2种药物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接受白内障、青光眼、斜视、眼整形、视网膜和角膜等手术的2 773例患儿,年龄4个月~14岁。分为七氟烷喉罩麻醉组(七氟烷组,1 074例)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组(氯胺酮组,1 699例)。七氟烷组男698例,女376例,平均年龄(4.0±3.0)岁。氯胺酮组男1 056例,女643例,平均年龄(5.4±3.0)岁。七氟烷组患儿面罩下吸入七氟烷,其浓度从5%逐渐增至8%,氧流量为5 L/min。待患儿意识消失后开放静脉并置入喉罩,术中用1.5%~2.5 %七氟烷维持麻醉。氯胺酮组患儿开放静脉后给予氯胺酮 2 mg/k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静脉推注,术中用0.5~1.0mg/kg氯胺酮间断静脉推注维持麻醉。记录并分析2组患儿Aldrete评分、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及围手术期的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儿离开PACU时Aldrete评分均为10分;患儿在PACU停留时间七氟烷组为(23.6±16.1)min,氯胺酮组为(56.2±34.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七氟烷组内行不同术式患儿PACU停留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胺酮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和(或)人工晶体植入术与眼整形术患儿的PACU停留时间较行斜视矫正术患儿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的患儿有90%在麻醉诱导期出现一过性心动过速,但均在10 s内恢复正常。氯胺酮组有6例患儿术中脉搏血氧饱和度<92%。患儿术后兴奋躁动的发生率七氟烷组为47.6%(511例),氯胺酮组为39.8%(676例);患儿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例七氟烷组为8.4%(90例),氯胺酮组为10.2%(173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七氟烷喉罩吸入较氯胺酮静脉注射的麻醉效果好,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适用于小儿眼科非住院手术。
  • 崔世军;张建*;谷涌泉;俞恒锡;李建新;汪忠镐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0, 12(4): 234-6.
    目的:评价聚桂醇400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方法。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门诊患者共有96例入选聚桂醇400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Ⅱ期临床试验,其中男性5例,女性91例,平均年龄(46±10)岁。96例患者的曲张静脉按类型分为蜘蛛静脉、网状静脉和大/中静脉,各为32例,将其按照3:1的比例分别分配进入治疗组(各24例)和对照组(各8例)。治疗组中蜘蛛静脉、网状静脉和大/中静脉的患者分别行曲张静脉内注射0.5%(0.1~0.2 mL)、1%(0.1~0.3 mL)和3%(0.5~2.0 mL) 聚桂醇400注射液,对照组患者注射相同体积的注射用水。2~4周为1个疗程,治疗1~3个疗程。观察主要疗效指标(曲张静脉改善程度)、次要疗效指标(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并对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88例完成试验,8例脱落。治疗组中蜘蛛静脉、网状静脉和大/中静脉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7.0%、95.2%和82.6%,对照组为 0、14.3%和0;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应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43±1.16、4.75±0.44和3.58±1.44,对照组为2.33±0.82、2.43±1.13和2.25±0.71,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应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组患者安全性评分分别为4.87±0.34、4.70±0.47和4.28±0.90,对照组为4.67±0.52、4.90±0.10和4.88±0.36,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应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7.5%和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桂醇400注射液是一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 刘彦;张健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0, 12(4): 240-6.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患者细胞色素P450(CYP)2C9基因多态性和年龄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以利于其剂量的调整。方法:2008年4月至2009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服用华法林达稳定状态的住院患者161例纳入研究。患者被分为2组:老年组和成年组。老年组男55例,女45例,平均年龄(72±6)岁;成年组男34例,女27例,平均年龄(49±8)岁。记录患者所服用的华法林剂量、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发生抗凝过量和出血的病例、抗凝治疗达稳定剂量效应关系的时间;应用ABI 3700 DNA测序仪检测2组患者CYP2C9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和不同年龄患者华法林的维持剂量、治疗初始阶段抗凝过量发生率、出血发生率以及达稳定剂量效应关系的时间。结果:2组患者CYP2C9 AA基因型和AC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型患者华法林维持剂量明显低于AA型患者[(2.40±0.96) mg比(2.73±0.65) mg,P<0.01];在AA和AC型患者中,老年组患者华法林维持剂量均明显低于成年组患者[(2.47±0.48)mg比(3.24±0.85)mg,(2.08±0.71)mg比(2.72±1.04)mg,均P<0.01]。华法林治疗初始阶段,AC型患者抗凝过量发生率明显高于AA型患者(35.0%比5.7%,P<0.01);在AA型患者中,老年组患者抗凝过量发生率 明显高于成年组(9.3%比0,P<0.05)。AC型患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AA型患者(30.0%比5.0%,P<0.05);在AA型患者中,老年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成年组 (8.1%比0,P<0.05)。AC型患者应用华法林达稳定剂量效应关系的时间明显长于AA型患者[(21.4±3.2)d比(10.0±3.5)d,P<0.01],相同基因型老年组与成年组患者达稳定剂量效应关系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汉族患者CYP2C9基因型和年龄均可影响华法林的治疗剂量,CYP2C9基因多态性的检测结果可作为指导华法林剂量的依据。
  • 夏静鸿;刘海波;刘双*;王凌燕;王文静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0, 12(4): 246-5.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抗菌药相关性腹泻(AAD)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合理应用抗菌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年12月1日至2009年11月30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后发生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史及粪便检查结果将其分为AAD组和非AAD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本特征、接受医疗干预措施和抗菌药使用等情况,分析AA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97例腹泻患者分为AAD组(194例)和非AAD组(103例)。AAD组男性101例,平均年龄(69±14)岁;女性93例,平均年龄(70±16)岁; 非AAD组男性63例,平均年龄(61±13)岁;女性40例,平均年龄(65±12)岁。AAD组年龄≥60岁、住监护室、住院时间≥21 d、禁食、接受侵袭性操作和特级护理者比例均明显高于非AAD组[分别为81.4%(158例)比69.9%(72例)、47.4%(92例)比35.9%(37例)、37.1%(72例)比19.4%(20例)、49.0%(95例)比33.0%(34例)、30.4%(59例)比14.6%(15例),43.3%(84例)比28.1%(29例),均P<0.05]。AAD组使用抗菌药时间>14 d、联合应用≥2种抗菌药者比例均明显高于非AAD组[分别为43.3%(84例)比20.4%(21例)、84.0%(163例)比53.4%(55例),均P<0.01]引起AAD 的抗菌药主要为头孢菌素及头霉素类、酶抑制剂复合物、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和林可霉素类。2组患者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60 岁、接受医疗干预措施、使用抗菌药时间>14 d 、联合应用≥2种抗菌药是住院患者发生AAD 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AAD是住院患者常见腹泻原因之一。老年及(或)伴有基础疾病、住院期间禁食及(或)接受侵袭性操作、较长时间应用抗菌药及(或)应用多种抗菌药者易发生AAD,临床医师对上述患者应谨慎使用抗菌药。
  • 苏力a;冀冰心a;董会卿b;惠吴函a;张普b;徐娟a*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0, 12(3): 153-4.
    目的:评价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M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0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APBSCT治疗的41例继发进展型MS患者的临床资料。女性31例,男性10例,年龄24~56岁,中位年龄36岁。所有患者连续5 d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5 μg/kg动员造血干细胞。应用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28例患者应用CliniMACS免疫磁珠系统分选CD34+细胞,将PBMC或CD34+细胞置-80℃冰箱冻存。患者采用BEAM[becenum(camustine);etoposide (teniposide);cytosine arabinoside;melphalan]预处理方案:卡莫司汀300 mg/m2×1 d;替尼泊苷150 mg/m2×4 d;阿糖胞苷200 mg/m2×4 d;美法仑140 mg/m2×1 d。预处理后经静脉回输低温保存复苏的自体CD34+细胞或PBMC。应用扩充神经功能残疾量表评判患者APBSCT后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程度,根据不良事件常用术语标准3.0版评判APBSCT的不良反应。结果:2例患者失访。39例患者治疗后随访6~100个月,平均51个月,其中16例缓解,8例稳定,15例移植后复发且病情进展。100个月累计疾病无进展生存率为55.5%。预处理后41例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均<0.5×109/L, 血小板均<25×109/L。经支持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37例发生腹泻;3例发生替尼泊苷过敏反应;26例发生感染,其中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19例,会阴肛门周围皮肤软组织脓肿2例,败血症2例,肺部真菌感染、静脉置管处皮肤感染和消化道感染各1例;6例发生植入综合征;无移植相关死亡。结论:APBSCT是治疗继发进展型MS较安全有效的方法,但使用期间应严密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 张彦芳;胡玉红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0, 12(3): 157-3.
    目的:评价妊娠晚期应用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HBsAg和HBeAg阳性,HBV DNA≥1×106 copies/mL的孕妇120例,分为2组:替比夫定组(年龄23~36岁)和对照组(年龄24~37岁),每组60例。替比夫定组受试者自孕28周开始口服替比夫定600 mg,1次/d,至分娩后1个月,对照组不服用替比夫定。观察替比夫定组受试者服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检测2组受试者在孕28周、分娩时和产后6个月时血清HBV DNA水平;2组婴儿在出生后即刻和1月龄时肌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各200 U;在出生即刻、1月龄和6月龄时肌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各10 μg。检测2组婴儿出生后24 h、6月龄和1岁时血清 HBsAg及HBV DNA阳性率。结果:孕28周时,替比夫定组受试者血清HBV DNA水平[6.62±0.90)×106copies /mL]与对照组[(7.22±1.27)×106 copies /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娩即刻替比夫定组[(0.49±0.54)×103copies/mL]较对照组[(7.46±1.06)×106copies/m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时替比夫定组[(6.23±0.85)×106copies/mL]与对照组[(7.55±1.88)×106 copies /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替比夫定组有13例受试者在孕28~36周出现血清肌酸激酶轻度升高,停药2周后恢复正常。替比夫定组孕妇所生婴儿6月龄时血清HBsAg和HBV DNA阳性例数(1例) 显著低于对照组(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比夫定组和对照组孕妇所生婴儿12月龄时HBV母婴传播阻断率分别为98.3%和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婴儿均未出现发育不良。结论:用替比夫定可以较安全有效地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且不影响婴儿发育。
  • 李蔚莉;马秀云;吴璐;蔡晧东*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0, 12(2): 77-6.
    目的:比较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4年3月至2005年2月符合入选标准的3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纳入研究。3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入双盲治疗:替比夫定组(22例),男18例,女4例,平均年龄(30.9±7.8)岁,口服替比夫定600 mg,1次/d,治疗104周;拉米夫定组(17例),男13例,女4例,平均年龄(30.4±8.5)岁,口服拉米夫定100 mg,1次/d,治疗104周。104周后2组患者均进入替比夫定开放治疗,口服替比夫定600 mg,1次/d,继续治疗104周。每8周检测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完全应答率和ALT水平,观察2组患者治疗104周后HBeAg血清转换情况、治疗期间病毒学反弹率及替比夫定的不良反应。结果:双盲治疗阶段,替比夫定组和拉米夫定组患者治疗52周和104周时HBV DNA的完全应答率分别为72.2%(16/22)、77.3%(17/22)和47.1%(8/17)、47.1%(8/17); ALT的复常率分别为100%(22/22)、86.4%(19/22)和82.3%(14/17)、76.5%(13/17)。替比夫定组治疗60周、104周和第3 年HBV DNA反弹率分别为4.5%(1/22)、18.2%(4/22)和28.6%(6/21),第4年未增加反弹的病例;拉米夫定组治疗52周、104周HBV DNA的反弹率分别为23.5%(4/17)和41.2%(7/17)。2组共有4例耐药者加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8~24周后HBV DNA下降至可检测值下限。双盲治疗阶段替比夫定组有5例患者发生9例次肌酸激酶(CK)升高(1 065~4 915 U/L),但无肌肉症状;开放治疗阶段有6例患者发生9例次CK升高(1 036~45 984U/L),均出现肌肉症状。结论: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优于拉米夫定;患者对替比夫定的耐受性较好。
  • 王刚;刘爱勇;高文斌*;王武龙;安洪亮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0, 12(1): 1-4.
    目的:探讨紫杉醇单药每周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射(3D-CRT)疗法治疗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模式进行研究。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56例Ⅲ期NSCLC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39例,女17例,年龄60~78岁,中位年龄67岁。56例患者中鳞癌36例,腺癌20例;Ⅲa 期NSCLC 34例,Ⅲb期NSCLC 22例。给予紫杉醇40 mg/m2静脉滴注,1次/周;给药后3 h采用3D-CRT(6 MV-X射线,95%PTV/60 Gy/2 Gy/30次),1次/d,疗程均为连续6周。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第2周记录原发病灶和纵隔淋巴结转移病灶的变化、不良反应和生存情况。结果:56例患者均完成6周治疗。NSCIC原发病灶总有效率为82.1%(46/56),纵隔淋巴结转移病灶总有效率为91.1%(51/56)。鳞癌、腺癌原发病灶总有效率分别为88.9%(32/36)和70.0%(14/20),纵膈淋巴结转移病灶总有效率分别为97.2%(35/36)和80.0%(16/20),不同病理类型之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急性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为主,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42.9%(24/56)、51.8%(29/56)和30.4%(17/56),恶心、呕吐发生率为42.9%(24/56);放疗急性不良反应主要为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17.9%(10/56)和58.9%(33/56),上述不良反应多为轻度反应。鳞癌和腺癌患者疾病进展中位时间为7.8和5.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1.3和10.2个月,1年生存率为47.2%和35.0%,2年生存率为25.0%和15.0%。结论:紫杉醇单药每周化疗联合3D-CRT对老年晚期局部NSCIC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
  • 李玓嬗;陈海平*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9, 11(6): 381-5.
    目的:研究老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AAD)的有关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因肺部、胆道和泌尿系感染住院的163例老年患者纳入该研究。患者中男132例,女31例,年龄65~103岁,平均(82±7)岁。均按药品说明书规定剂量静脉滴注给予抗菌药物,不同患者应用同一种药物给予相同剂量,疗程各不相同。分析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医疗干预(鼻饲、有创机械通气、留置导尿管等)、药物种类和疗程等因素与AAD的关系。结果:163例患者中48例发生AAD,发生率29.4%。腹泻出现在用药后2 ~ 26 d,19例腹泻<5次/d,29例≥5次/d。腹泻以不成形稀便及水样便为主,偶有黏液便及脓血便,伴有腹痛、腹胀。年龄<80岁和≥80岁患者AAD发生率分别为25.5%(13/51)和31.3%(35/1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30 d和≥30 d患者AAD发生率分别为17.8%(19/107)和51.8%(2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给予医疗干预和无医疗干预患者AAD发生率分别为78.9%(15/19)和22.9%(33/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应用1、2和≥3种抗菌药物的患者AAD发生率分别为13.3%(11/83)、29.4%(15/51)和75.9%(22/29),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AD发生率较高的抗菌药为头孢哌酮舒巴坦(42.9%)、克林霉素(400%)、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与哌拉西林三唑巴坦(35.7%)。疗程<7 d、7~15 d和> 15 d的患者AAD发生率分别为14.3%(4/28)、20.8%(15/72)和46.0%(29/63),疗程>15 d患者明显高于<7 d和7~15 d患者(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联合抗菌药物种类及医疗干预是导致腹泻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易发生抗菌药物相关腹泻,其有关因素为抗菌药物品种、多药联用、长期用药及医疗干预。老年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应严密监测AAD的发生。
  • Studies on safety and tolerance of continuous intravenous infusions of caderofloxacin lactate injection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9, 11(6): 386-5.
    目的:评价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连续静脉滴注乳酸卡德沙星注射液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2009年4至7月选出12名健康成年志愿者纳入试验,其中男、女各6名,年龄25~35岁,平均(31.8±2.8)岁,体重指数(BMI)为19.8~24.1(22.2±1.3)kg/m2。给予乳酸卡德沙星氯化钠注射液400 mg,2 h内恒速静脉滴注,1次/d,共用药7 d。观察记录受试者的生命体征和出现的不良反应,测定血、尿常规和血生化指标,重点监测每天给药前1 h和给药开始后3、6 h的QT间期、校正QT(QTc)间期的变化以及给药开始后第3、5、8天葡萄糖耐量试验变化。结果:除1名受试者给药第3天因月经期停药外,11名受试者完成7 d连续给药。受试者的体温、脉搏、呼吸频率和血压等生命体征给药后均在正常值范围。出现的7例次不良反应中,其中5例次甘油三酯(TG)水平和1例次总蛋白(TP)水平轻度升高,1例次短暂血糖降低(2.96 mmol/L);7例次的不良反应经分析可能与药物无关。有1名受试者给药开始后第2、5、8天白细胞(WBC)计数分别为2.75×109/L、3.07×109/L和2.95×109/L,中性粒细胞(N)分别为0.39、0.33、0.39,均低于正常值,停药后2 d恢复正常,可能与药物相关。受试者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和尿素(Urea)连续给药的7 d中个别日间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无临床意义。给药第2、3、4、7天,给药后QT间期较给药前有所延长,但QTc间期绝对值<450 ms,未见有临床意义的异常改变。给药开始后第5天11名受试者空腹血糖为(4.21±0.35)mmol/L,低于给药前1 d [(4.74±0.59) mmol/L],给药开始后第3、5天餐后1 h血糖为(6.20±1.58)、(6.07±1.19)mmol/L,均低于给药前1 d [(8.47±2.51)mmol/L],虽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无临床意义。其他血、尿常规及血生化指标给药前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乳酸卡德沙星注射液连续静脉滴注,有良好的耐受性及安全性。
  • 骆雷鸣;朱启伟;朱兵;马琴;曾强;杨雪;吴红梅;毛利;叶平*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9, 11(5): 305-5.
    目的:评估国产苯扎贝特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6年5月至2007年7月,纳入研究的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132例随机分为3组:苯扎贝特组(59例),非诺贝特组(55例)及对照组(18例)。苯扎贝特组男45例,女14例,平均年龄(51.4±15.4)岁;非诺贝特组男42例,女13例,平均年龄(51.5±15.5)岁;对照组男13例,女5例,平均年龄(52.7±16.0)岁。苯扎贝特组给予苯扎贝特200 mg,3次/d口服;非诺贝特组给予非诺贝特100 mg,3次/d口服;对照组非药物治疗,疗程均3个月。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观察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苯扎贝特组和非诺贝特组TG、TC、LDL-C水平治疗前分别为(3.16±0.60)、(5.25±0.56)、(2.76±0.45)和(3.13±0.55)、(5.28±0.52)、(2.82±0.41)mmol/L,治疗后分别降至(2.42±0.43)、(4.93±0.47)、(2.55±0.44)和(2.43±0.43)、(4.97±0.47)、(2.48±0.45)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DL-C水平治疗前分别为(1.09±0.18)、(1.10±0.16)mmol/L,治疗后分别升至(1.23±0.13)、(1.22±0.1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治疗后TG、TC、LDL-C水平分别为(3.10±0.40)、(5.22±0.42)、(2.81±0.57)mmol/L,均明显高于苯扎贝特组(P<0.05,P<0.01),而TG、LDL-C水平明显高于非诺贝特组(P<0.05,P<0.01);HDL-C水平为(1.10±0.13)mmol/L,明显低于苯扎贝特组和非诺贝特组(均P< 0.05)。2个药物治疗组间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苯扎贝特组和非诺贝特组中出现胃肠道症状的患者分别有11例(18.6%)、9例(1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磷酸肌酸激酶(CK)水平呈一过性升高。皮疹等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国产苯扎贝特为安全有效的降脂药物。
  • 罗涛;张建;陈兵;李建新;俞恒锡;谷涌泉;崔世军;杨盛家;齐一侠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9, 11(5): 310-5.
    评估国产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牵头组织的随机对照试验。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共207例外周动脉闭塞性血管疾病患者入选并分为2组:国产前列地尔组(101例)和非国产前列地尔组(106例)。国产前列地尔组男72例,女29例,平均年龄(63.8±9.3)岁;非国产前列地尔组男67例,女39例,平均年龄(63.7±8.4)岁。2组患者分别给予国产和非国产前列地尔各10 μg入莫菲滴管静脉滴注,1次/d,连续给药2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当天进行静息痛评分,记录踝肱比值、最大无痛行走距离和缺血性溃疡面积,用药期间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国产前列地尔组和非国产前列地尔组静息痛评分治疗2周后分别为(1.30±1.54)和(1.52±1.74),与治疗前(2.37±2.17)和(2.38±2.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踝肱比值治疗后为(0.76±0.22)、(0.74±0.22),治疗前为(0.68±0.20)、(0.66±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跛行距离治疗前后改善率分别为1034%和161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溃疡面积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产前列地尔组9例发生不良反应包括肝脏氨基转移酶升高(3例)、静脉炎(3例),皮炎(1例)、白细胞数异常(1例)、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升高(1例),发生率为8.9%;非国产前列地尔组8例发生不良反应包括静脉炎(2例)、皮炎(1例)、胃肠道不适(1例)、心悸(1例)、胸闷(1例)、白细胞数异常(1例)、无力(1例),发生率为7.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前列地尔注射液是治疗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安全有效药物。l
  • 邱蓉;付研;赵兴山;高海青;刘坤申;赵统兵;李树仁;任自文;华琦*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9, 11(5): 315-6.
    目的:比较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所致水肿等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自身对照研究方法。2008年6月至2009年3月,83例服用氨氯地平(38例)、硝苯地平(30例)、非洛地平(15例)后出现水肿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全部患者停用上述药物1周,再服用左旋氨氯地平2.5~ 5.0 mg/d,共治疗8周。观察和比较治疗前后水肿等不良反应程度,血压、心率、体重及血常规、血生化等指标。结果:足背水肿凹陷程度治疗前1周为(2.69±1.21)mm,治疗4、8周后分别为(1.63±1.35)和(1.74±1.90) mm,治疗4周与治疗前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腿围1及小腿围2治疗前1周分别为(37.73±2.48)、(35.41±2.85)cm,治疗8周后分别为(37.18±250)、(34.73±2.9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足颈围治疗前1周为(23.47±2.19)cm,治疗8周后为(22.83±2.09)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面部潮红的发生率治疗前1周为15.7%,治疗2、4、8周后分别为7.3%、2.5%和1.3%。眩晕的发生率治疗前1周为4.8%,治疗2、4、8周的发生率分别为2.4%、0和1.3%。血压治疗开始前为(140.59±12.92)/(86.76±9.63)mm Hg,治疗8周后为(125.76±8.53)/(77.84±6.46)mm Hg,心率治疗开始前为(70.93±8.30)次/min,治疗8周后为(69.17±6.52)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红细胞、血红蛋白治疗开始前分别为(4.45±0.60)×1012/L、(131.22±14.95)g/L,治疗8周后分别为(4.66±0.62)×1012/L、(138.09±17.46)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体重、血常规和血生化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相比,为一种较为安全的降血压药物。
  • 滕国杰;聂秀红*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9, 11(4): 223-4.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标本铜绿假单胞菌产生耐药的风险因素,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调查78例痰培养为铜绿假单胞菌阳性的机械通气患者,观察铜绿假单胞菌对治疗药物产生耐药的时间,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APACHEⅡ评分、治疗前1周用药情况、治疗前入住ICU时间、联合应用万古霉素或氟康唑对铜绿假单胞菌产生耐药的影响。结果:78例患者中男37例,女41例,年龄45~82岁,平均(68±10)岁。78例患者中43例用头孢他啶2 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8 h;35例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 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1次/6 h。铜绿假单胞菌产生耐药的患者共28例,产生耐药的时间4~24 d,头孢他啶治疗的43例患者中有21例细菌产生耐药,产生耐药的平均时间为8.9 d;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的35例患者有7例细菌产生耐药,产生耐药平均时间为16.7 d。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在铜绿假单胞菌分离出前1周应用亚胺培南治疗为铜绿假单胞菌产生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头孢他啶治疗铜绿假单胞菌产生耐药的风险高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治疗前应用亚胺培南可增加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风险。

  • 李霞;叶红;宿英英**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9, 11(4): 229-4.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低温治疗中抗寒战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2005年11月1日至2007年8月30日期间,对发病3 d内的1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低温治疗,男10例,女5例,平均年龄(57±1)岁。其中体表低温10例,血管低温5例。所有患者在低温治疗前给予抗寒战药物。体表低温患者静脉推注负荷剂量氯丙嗪和异丙嗪各25 mg,随后各静脉持续泵入1~5 mg/h,并根据寒战程度调整剂量。血管内低温患者中非昏迷者先静脉推注负荷剂量哌替啶1 mg/kg和负荷剂量异丙嗪25 mg,后持续泵入哌替啶25~35 mg/h和异丙嗪1.5~3 mg/h,当患者出现1级寒战时,再次静脉推注哌替啶10~25 mg,并持续泵入哌替啶5 mg/h,直至寒战控制;昏迷患者静脉输注负荷剂量阿曲库铵0.4 mg/kg,并持续泵入5 μg/(kg·min),最大剂量为45 mg/h。结果:15例患者中7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7%。10例体表低温患者中,4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2例为快速心房纤维颤动(154次/min及157次/min),2例血压下降[171/82降至97/50 mm Hg(1 mm Hg=0.133 kPa)及192/109降至113/87 mm Hg];5例血管内低温患者3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1例出现呼吸频率减慢(8次/min),1例呼吸频率减慢同时伴心率减慢(77次/min)和血压下降(88/39 mm Hg),1例血压下降(57/39 mm Hg)。7例患者中除2例因快速心房纤维颤动不能纠正而终止体表低温治疗外,其余患者经对症处理不良反应消失。结论:抗寒战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心率变化和血压下降;多数反应较轻,不影响低温治疗。

  • 孙立东;张玫*;汤欣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9, 11(3): 153-5.

    摘要目的:评估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治疗胃酸相关性疾病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5年9月至2006年3月期间胃酸相关性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复方法莫替丁组和法莫替丁组(每组30例)。复方法莫替丁组中,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45.50±10.09)岁;法莫替丁组中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9.72±9.54)岁。复方法莫替丁组第1天出现胃酸相关症状时给予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1片(每片含法莫替丁10 mg、碳酸钙800 mg、氢氧化镁165 mg),1次/d,第2 天有症状时,继续给予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1片,1~2次/d,如无症状,于睡前服1片,每天最多服2片;法莫替丁组第1天出现胃酸相关症状时给予法莫替丁胶囊(20 mg)1粒,第2天用法同复方法莫替丁组,每天不超过2粒,2组疗程均为7 d。观察2组首次服药后10、30、60、120 min时症状即刻缓解率和症状完全缓解时间,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症状评分情况和治疗结束后症状缓解率,以及不良反应、血常规、血钙、肝肾功能、心电图变化。结果:复方法莫替丁组和法莫替丁组首次服药后,症状完全缓解时间分别为(6431±39.64)min与(72.75±51.4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首次服药后10、30 min症状即刻缓解率分别为53.57%和82.14%与22.22%和5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60、120 min症状即刻缓解率分别为8929%和92.86%与81.48%和92.5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结束后2组症状即刻缓解率分别为9286%和96.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复方法莫替丁组和法莫替丁组症状积分值治疗前分别为(3.70±1.18)分与(4.39±1.27)分,治疗结束后分别为(2.93±1.12)分与(2.72±1.26)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复方法莫替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1例出现口干),法莫替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1%(头晕、恶心各1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血钙均无异常改变(均P>0.05)。结论:复方法莫替丁咀嚼片可快速缓解烧心、反酸等症状,是治疗胃酸相关性疾病安全有效的药物。

  • 张建新;尚兰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9, 11(3): 158-3.

    摘要 目的:观察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未经治疗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首发精神分裂症未经治疗住院患者95例纳入研究,其中男40例,女55例,平均年龄(33.85±10.80)岁,年龄< 40岁者72例,40~70岁者23例;病程≥5年者32例(33.68%),病程<5年者63例(66.32%)。利培酮起始剂量为1 mg,1次/d口服, 2周内逐渐增加剂量至2~6 mg,1次/d,连续服药3个月。服用利培酮低剂量(<4 mg/d)者32例,高剂量(≥4 mg/d)者63例。于服药前、服药后1、2、3个月测定患者心电图变化,观察性别、年龄、病程、给药剂量与心电图改变的关系。结果:利培酮引起的心电图异常主要为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心律不齐),其次为ST-T改变。服药后1、2、3个月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分别为37例(38.95%)、28例(29.47%)和31例(32.63%)。其中,男性与女性患者分别为19例(47.5%)、14例(35.0%)、12例(30.0%)与18例(32.7%)、14例(25.5%)、19例(34.5%);年龄40~70岁与<40岁患者分别为5例(21.7%)、5例(217%)、6例(26.1%)与32例(44.4%)、23例(31.9%)、25例(34.7%);病程≥5年与<5年患者分别为12例(37.5%)、9例(28.1%)、6例(18.8%)与25例(39.7%)、19例(30.2%)、25例(39.7%),低剂量和高剂量患者分别为8例(25.0%)、7例(219%)、8例(25.0%)与29例(46.0%)、21例(33.3%)、23例(36.5%)。不同性别、年龄、病程及给药剂量的患者在不同给药时间点的心电图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未经治疗患者心电图的影响较轻,是一种心脏毒性较小的抗精神病药物。

  • 范隆;薛纪秀**;王天龙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9, 11(3): 161-4.

    摘要目的:观察异氟烷全麻围术期老年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β(1-40)[Aβ(1-40)]和锌水平的变化。方法:将2007年6月至2008年3月拟开腹手术患者40例纳入研究。依年龄将患者分为2组:老年组(20例)与非老年组(20例)。老年组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72.39±4.11)岁;非老年组中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48.15±5.62)岁。患者入手术室后行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并吸入异氟烷1~1.5最低肺泡浓度(MAC)维持麻醉。麻醉前及麻醉后2、4、24 h采集患者肘静脉血3 ml,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生化法分别测定血清Aβ(1-40)和锌水平。结果: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患者麻醉前血清Aβ(1-40)水平分别为(5.03±1.96)μg/ml和(3.92±0.46)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患者麻醉后2、4、24 h Aβ(1-40)水平均增高,分别为(7.95±1.66)μg/ml、(7.63±1.51)μg/ml、(6.94±1.43)μg/ml与(5.15±0.72)μg/ml、(6.34±0.99)μg/ml、(4.81±0.81)μg/ml;2组麻醉前后以及麻醉后2组间各时间点血清Aβ(1-40)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患者麻醉前血清锌水平分别为(14.36±1.38)μg/ml和(14.64±1.75)μg/ml。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患者麻醉后2、4、24 h血清锌水平分别为(12.71±1.36)μg/ml、(10.64±1.83)μg/ml、(8.07±1.61)μg/ml和(13.10±1.68)μg/ml、(11.16±1.74)μg/ml、(9.40±1.99)μg/ml;2组麻醉前后及麻醉后24 h 2组间血清锌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异氟烷全麻围手术期老年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β(1-40)水平明显升高,血清锌降低。

  • 蒋蓓琦;李正东;庄志刚**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9, 11(3): 165-5.

    摘要目的:观察TAC方案(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和AC-T方案(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多西他赛)在治疗乳腺癌过程中与多西他赛相关的不良反应,以评估2种方案的临床安全性。方法:将2004年7月至2008年6月期间确诊的乳腺癌患者110例纳入研究,并分为2个组:TAC治疗方案组和AC-T治疗方案组。TAC治疗方案组72例,年龄范围28~55岁,平均(45±7.2)岁;AC-T治疗方案组38例,年龄范围35~66岁,平均(48±6.4)岁。TAC治疗方案组患者给予静脉推注表柔比星60 mg/m2,环磷酰胺500 mg/m2及静脉滴注多西他赛75 mg/m2,均第1 天给药,21 d为1个周期,共6个周期。AC-T治疗方案组患者给予静脉推注表柔比星75 mg/m2,环磷酰胺500 mg/m2,均第1 天给药,21 d为1个周期,共4个周期;之后,静脉滴注多西他赛75 mg/m2,第1 天给药,21 d 为1个周期,共4个周期。观察2种方案治疗过程中多西他赛相关不良反应。结果:TAC与AC-T治疗方案组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者分别为72例(100%)[其中64例(88.9%)为III/IV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和32例(84.2%)\[其中16例(42.1%)为III/IV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性发热分别为62例(86.1%)和6例(15.8%);2种治疗方案比较,III/IV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性发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过敏反应分别为10例(13.9%)和5例(13.2%);水钠潴留分别为3例(4.17%)和1例(2.63%);外周神经毒性分别为33例(45.8%)和12例(31.6%);皮肤指甲改变分别为28例(38.9%)和13例(34.2%);2组比较,过敏反应、水钠潴留、外周神经毒性及皮肤指甲改变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C-T治疗方案是一种较为安全的化疗方案。

  • 王志英;梁碧云;付茁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9, 11(3): 170-4.
    目的:观察阿托品对丙泊酚在肠镜检查中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2008年3月至7月拟行肠镜检查患者共80例纳入研究并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中,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3±19)岁。对照组中,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0±22)岁,试验组患者给予0.1 mg/ml阿托品0.25~0.5 ml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5ml,缓慢静脉推注,再缓慢静脉推注丙泊酚1.5~2.5 mg/kg(推注时间>30 s)。对照组患者单用丙泊酚,用法用量同试验组。记录给药前和给药后5、10 min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观察肢体活动度、清醒时间及丙泊酚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给药前与给药后5 min比较,心率均有降低,试验组分别为(77.2±8.9)次/min与(73.5±9.1)次/min;对照组分别为(79.7±7.2)次/min与(68.4±12.3)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组收缩压及血氧饱和度给药前与给药后5 min比较均降低,试验组分别为(136±12.5) mm Hg和(123.2±14.3)mm Hg,(97.5±0.8)%和(95.2±0.7)%;对照组分别为(138±14.6)mm Hg和(108±12.2)mm Hg,(97.8±0.7)%和(90.3±0.8)%,组间比较,对照组较试验组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肢体活动度总分分别为22分与46分、清醒时间分别为(2.8±1.3) min与(4.8±2.1) min,丙泊酚用量分别为(124±16) mg与(138±20) mg,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5%与87.5%,其中血氧饱和度<80%者分别为2.5%与10%,心动过缓为0%与12.5%,过敏性红斑为7.5%与12.5%。结论:丙泊酚与阿托品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无痛肠镜检查的麻醉方法。
  • 葛飞娇;刘建芝;邱卉;刘烈军;王岩;赵传华;李志强;徐建明*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9, 11(2): 77-5.
    目的:探讨硫酸吗啡栓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方法。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期间中重度癌痛患者132例纳入研究。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6例)。治疗组中男35例,女31例,平均年龄(52.8±11.9)岁,对照组中男46例,女20例,平均年龄(58.2±10.9)岁。治疗组患者经肛门给予硫酸吗啡栓(20 mg)1枚和口服安慰剂1片,对照组患者口服硫酸吗啡片(20 mg)1片和经肛门给予安慰剂栓1枚。待患者再出现中度疼痛时,再第2次给药。每日用药剂量不超过100 mg,共给药7 d。评价硫酸吗啡栓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前用目测划线分级法测定的疼痛强度分别为7.1±1.3和6.8±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用药后15、30 min及1.0、1.5、2.0、3.0、4.0、6.0 h的疼痛强度均较用药前下降。用药前疼痛强度和用药后各时间点疼痛强度的差值如下:第1次用药后,治疗组分别为0.80±1.33、2.09±1.77、3.27±1.92、4.14±2.05、4.26±2.13、3.70±2.09、3.27±2.11及2.88±2.35,对照组分别为0.74±1.41、1.97±1.93、3.15±2.11、3.82±2.16、3.95±2.13、3.52±2.12、3.00±2.19及2.70±2.23;第2次用药后,治疗组分别为0.92±1.37、5.35±1.53、3.05±1.94、3.38±1.85、3.70±2.02、3.52±2.00、3.05±2.06及2.84±2.22、,对照组分别为0.72±1.03、4.95±1.49、2.77±1.84、3.27±1.98、3.27±1.95、3.05±1.77、2.67±1.68及2.25±1.88。2组用药前后疼痛强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但2组间疼痛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第1次用药后2 h镇痛的有效率均为71.21%,疼痛强度分别为2.74与2.86,用药后6 h疼痛强度均为4.12;治疗组与对照组第2~7天用药次数分别为2.54~2.97与2.52~3.03。2组用药后2 h和6 h的有效率、疼痛强度及用药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27.27%。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主要不良反应分别为呕吐(13.64%与9.09%),恶心(10.61%与10.61%),便秘(6.06%和7.58%),嗜睡(3.03%与606%),头晕(3.03%与6.06%),皮肤瘙痒(1.52%与1.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发生复视1.52%,肛门下坠1.52%;对照组发生呼吸抑制1.52%,指尖抽搐1.52%。结论:硫酸吗啡栓对癌痛的镇痛效果与硫酸吗啡片相似,是一种安全有效能良好耐受的治疗中重度癌痛的剂型。;
  • 李秀贺a;杜娟a;杨丽a;闫萍a;仲家琦a;周坤a;高雯雯a;尹冬a;竺晓凡b *;邹尧b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9, 11(2): 82-5.
    目的:研究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2004年3月至2008年5月期间165例急性白血病住院患儿纳入研究,并分为2个组:3 g/m2剂量组(119例)和5 g/m2剂量组(46例)。3 g/m2剂量组中男64例,女55例,平均年龄(104.88±21.40)月。5 g/m2剂量组中男37例,女9例,平均年龄(101.57±20.43)月。给药方法:甲氨蝶呤先按3 g/m2或5 g/m2 总剂量的1/6作为突击量于30 min内静脉滴注,其余5/6剂量于23.5 h内滴注完毕,同时给予5%碳酸氢钠注射液3~5 ml/kg静脉滴注至甲氨蝶呤血浓度<0.1 μmol/L和尿液pH值6~8时停用。每天给予2~3 L/m2液体水化。给予甲氨蝶呤36 h后静脉注射亚叶酸钙解救,其总量为甲氨蝶呤的3%~5%,分6~8次给予,每6 h 1次,首次剂量加倍;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0.6~1.2 g/d,多烯磷脂酰胆碱232.5~465 mg/d,均静脉滴注,连续给药10~14 d。甲氨蝶呤给药后于24、36、48、72和96 h测定其血浓度,记录甲氨蝶呤使用前和使用后2~7 d及化疗结束后的肝肾功能,记录化疗开始后24 h尿量和pH值。结果:5 g/m2剂量组和3 g/m2剂量组给药24、36、48 h后甲氨蝶呤的血浓度分别为(130.99±67.23)μmol/L、(1.95±0.98)μmol/L、(2.13±3.03)μmol/L与(55.02±29.46)μmol/L、(1.22±0.75)μmol/L、(1.28±27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5)。化疗过程中5 g/m2剂量组与3 g/m2剂量组的γ GT、TBil、DBil值分别为(63.94±76.41)U/L、(24.87±42.91)μmol/L、(12.19±29.92)μmol/L与(40.72±35.34)U/L、(13.01±6.26)μmol/L、(4.39±259)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5 g/m2与3 g/m2剂量组的ALT、AST和ALP值分别为(187.29±171.18)U/L、(85.47±111.59)U/L、(141.71±69.24)U/L与(165.93±178.84)U/L、(73.45±82.42)U/L、(138.60±59.92)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的肾功能,治疗中与治疗前比较,以及治疗中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肝治疗后,5 g/m2与3 g/m2剂量组的ALT、AST及ALP明显下降,分别为(47.86±37.84)U/L、(24.00±10.78)U/L、(115.40±34.43)U/L与(75.16±68.52)U/L、(32.78±27.65)U/L、(151.27±60.18)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 g/m2剂量组与3 g/m2剂量组首日与次日液体排出量分别为(3 673±974)ml、(4 216±1 189)ml与(3 236±1 039)ml、(3 832±1 134)ml,5 g/m2剂量组的液体排出量高于3 g/m2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pH值无明显改变。结论:大剂量甲氨蝶呤能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肝损害,损害程度与剂量相关。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和多烯磷酯酰胆碱对肝脏有保护作用。
  • 张晶**;刘梅;林伟;李晓晴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9, 11(2): 87-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重症肝病患者所致不良反应,探讨其安全使用。方法:2006年2月至2008年1月在我院应用NAC治疗的各种类型重症肝病患者173例纳入研究。173例患者分为3个剂量组:大剂量组(25例)、小剂量组(66例)及剂量增加组(82例)。大剂量组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龄(42.3±3.6)岁。小剂量组男42例,女24例,平均年龄(41.6±4.8)岁。剂量增加组男51例,女31例,平均年龄(45.2±5.2)岁。给药方法如下:大剂量组患者给予NAC 8 g 溶于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中静脉滴注,1 次/d;小剂量组患者给予NAC 4 g 溶于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中静脉滴注,1 次/d,同时给予法莫替丁20 mg口服,2 次/d,10%葡萄糖酸钙10 ml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0 ml 中缓慢静脉推注;剂量增加组患者给予NAC起始剂量4 g/d静脉滴注;如无不良反应,自第4天起剂量增至8 g/d ,给药方法及其他用药同小剂量组。所有患者至少观察2周。结果:大剂量组25例患者中16例(64%)出现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反应(9例,36%)、胸闷和头晕(2例,8%)、消化道反应(3例,12%)、过敏性休克(1例,4%),双下肢活动障碍(1例,4%)。该组中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和未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终末期肝病(MELD)评分分别为(11.26±5.47)分和(18.38±5.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病情较轻。小剂量组66例患者中2例(3.03%)出现不良反应,其中皮疹1例和上腹部不适1例。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大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皮疹患者和上腹部不适患者的MELD评分分别为11.38分和10.29分。剂量增加组有4例(4.88%)在用药3 d内发生不良反应,其余78例中有7例(8.97%)在用药4 d后出现不良反应,其发生率高于小剂量组而低于大剂量组(均P<0.001)。78例中,MELD评分>15者31例,发生胃肠反应和皮疹各1例;MELD评分<15者47例,发生胃肠道反应3例,头皮水肿和皮疹各1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所有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经停药、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NAC小剂量或逐渐增加剂量与口服法莫替丁及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联用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治疗重症肝病的方法,但对病情较轻的重症肝病患者用药时应加强监测以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版权信息

出版单位: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社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国际刊号:ISSN 1008-5734

国内刊号:CN 11-4015/R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118号院东华金座宣武医院教学楼1089室

邮编:100053

电话:15611475509

E-mail: cadrj@sina.com

友情链接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

当日访问总数:

当前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