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安全性”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郝卫文, 王鲁闽, 张劲松, 蒋桂平, 孙昊, 金花, 曹云, 张华忠, 王淦楠, 石齐芳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4, 26(6): 331-336.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31117-00812
    目的 探讨急诊输液室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 方法 研究设计为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按照预先制定的“急诊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ADR)处置流程”和“加强流行病学中观察性研究报告”(STROBE)规范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中心输液室发生的ADR病例进行管理、记录和数据收集。对2019年11月至2022年10月间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严重程度、临床特征、干预措施、结局及随访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 结果 在设定时段内共发生ADR 426例,其中62例(14.55%)与左氧氟沙星相关,包括男性27例(43.55%),女性35例(56.45%),年龄39(29,59)岁。96.77%(60/62)的ADR发生在静脉输注左氧氟沙星2 h内,严重程度为1、2、3级者分别为44例(70.97%)、10例(16.13%)和8例(12.90%),无4级ADR病例发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反应,主要为皮疹和瘙痒;其次是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反应,主要为血压下降、心慌/心悸和头晕。皮肤黏膜反应在严重程度为1级者中更常见,而心血管、消化、呼吸、神经系统和全身反应在2、   3级者中更多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2例患者在ADR症状出现后均给予停药、更换输液器和0.9%氯化钠注射液冲管等处理,24例(38.71%)给予药物干预,其中2例使用了肾上腺素。干预后,所有患者的症状均缓解,中位缓解时间为49 min。 结论 左氧氟沙星是急诊输液室常见的易引起ADR的药物之一,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皮疹和瘙痒,严重程度大多数为轻度,及时停药或给予药物干预后其预后良好。但严重ADR的救治尚待规范。
  • 邓雅婷, 丁亮, 魏开兴, 段紫云, 岳耀辉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4, 26(6): 337-346.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31220-00916
    目的 系统评价肝肾功能与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TP)风险的相关性及利奈唑胺的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PPK)特征,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利奈唑胺的个体化用药提供指导。 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中截至2023年11月肝肾功能不全与利奈唑胺致TP风险的相关文献,采用Rev Man 5.4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效应值为比值比(OR)和标准化均数差(SMD)及其95%置信区间(CI);对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利奈唑胺的PPK研究文献进行汇总和系统评价。 结果 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共32篇,包括4-112例患者,其中TP患者1-458例(35.5%),非TP患者2-654例(64.5%)。meta分析结果显示,肾功能不全组利奈唑胺致TP的风险高于肾功能正常组[47.9%(594/1-241)比25.8%(493/1-912),OR=3.24,95%CI:2.31~4.53],较低的基线肌酐清除率(Ccr)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利奈唑胺相关TP的发生风险有关(均P<0.05);肝功能不全组利奈唑胺致TP的风险高于肝功能正常组[47.6%(119/250)比33.9%(360/1-061),OR=2.36,95%CI:1.73~3.22],较高的基线总胆红素(TBil)与利奈唑胺相关TP的发生风险有关(P<0.05)。纳入PPK研究的文献共15篇,其中11篇文献基于自建或公开发表的PPK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模拟不同给药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概率,优化利奈唑胺的给药方案;5篇优化了肾功能不全患者利奈唑胺的给药方案,2篇优化了肝功能不全患者利奈唑胺的给药方案。 结论 肝肾功能不全增加了利奈唑胺致TP的风险,基线Ccr、eGFR和TBil水平可作为预测TP风险的敏感指标。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在使用利奈唑胺治疗时可通过PPK模型优化利奈唑胺给药方案,减少TP的发生风险。
  • 秦寅鹏, 王超, 张瑞霞, 郭媛媛, 钱玉德, 张弋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4, 26(6): 347-354.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40129-00070
    目的 采用快速卫生技术评估的方法评价厄他培南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方法 检索有关数据库以及卫生技术评估网站(截至2023年7月31日),收集厄他培南和其他抗菌药物治疗感染性疾病有效性与安全性比较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经济学文献,分别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估工具和卫生经济学评价报告标准进行质量评价。将患者分为厄他培南组和对照组(使用其他抗菌药物),比较2组的结局指标(临床治愈率、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济学研究为成本-效果和成本-结果分析。对有关结果进行定性描述。 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包括系统评价/meta分析7篇,其中4篇高质量、3篇中等质量;药物经济学文献6篇,其中4篇高质量、2篇中等质量。厄他培南组与对照组对复杂性腹腔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复杂性皮肤及附属器感染的临床治愈率和细菌清除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厄他培南组对严重糖尿病足感染的临床治愈率低于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组[91.5%(119/130)比97.2%(139/143),P=0.04];厄他培南组对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清除率高于头孢曲松组[98.71%(305/309)比95.45%(273/286),P=0.03]。厄他培南治疗复杂性腹腔感染出现的不良反应(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升高或血小板计数升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8.96%(68/759)比6.49%(50/771),P<0.05];厄他培南治疗复杂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复杂性尿路感染和复杂性腹腔感染)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头孢曲松加或不加甲硝唑组[10.62%(163/1-535)比7.89%(91/1-153),P=0.02];厄他培南治疗严重糖尿病足感染的腹泻发生率低于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组[8.14%(24/295)比14.09%(41/291),P=0.02]。使用厄他培南较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头孢曲松治疗复杂性腹腔感染、严重糖尿病足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等更能节省药物治疗成本。 结论 厄他培南治疗复杂性腹腔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复杂性皮肤及附属器感染的疗效与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相似,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清除率高于头孢曲松;厄他培南与其他抗菌药物治疗复杂性腹腔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复杂性尿路感染和严重糖尿病足感染等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差异;使用厄他培南可以节省药物治疗成本,具有经济学优势。
在线办公
版权信息

出版单位: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社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国际刊号:ISSN 1008-5734

国内刊号:CN 11-4015/R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118号院东华金座宣武医院教学楼1089室

邮编:100053

电话:15611475509

E-mail: cadrj@sina.com

友情链接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

当日访问总数:

当前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