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颖莲, 杨文华, 张敏, 郑重践, 林森林, 林漪清, 陈水钫, 陈雪梅
目的 探讨生育毒性中药的特点及作用机制。 方法 检索中药系统毒理学数据库(TCMSTD)中具有生殖毒性、发育毒性和遗传毒性的中药材,收集其药性、药味、归经、毒性分类、临床表现、毒性成分和作用靶点,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筛选出具有生育毒性的中药材共55种,其药性属温性[20种(36.4%)]和寒性[15种(27.3%)]居多,药味以苦、辛占比较高[苦-辛、苦和辛味分别占30.9%(17种)、23.6%(13种)和18.2%(10种)],归经多为肝、肺、脾和肾[分别占58.2%(32种)、38.2%(21种)、38.2%(21种)和34.5%(19种)],其生育毒性的表现主要为男性或女性生殖机能损伤、胚胎生长发育异常和遗传/细胞毒性,其结果可能导致怀孕率降低、流产、胎儿生长发育异常等。有已知生育毒性成分的中药材共29种,涉及35种毒性成分。其中30种毒性成分已知毒性靶点,涉及11个靶点。较常见的毒性靶点包括甲状腺激素受体β、细胞色素P450?1A1、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β。 结论 生育毒性中药的药性多属温性和寒性,药味多苦、辛,归经多为肝、肺、脾和肾经,主要通过改变机体内分泌、干扰性激素代谢等途径影响生育能力和胚胎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