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降糖药物安全性”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仓代晓, 孙如男, 全香花, 杨雪, 邢晓敏, 赵俊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5, 27(3): 147-152.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40528-00376
    目的 分析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致富尼埃坏疽(Fournier gangrene,FG)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网、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截至2024年1月),收集目前我国临床应用的5种SGLT2i相关FG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疾病、合并用药,SGLT2i相关FG发生时间及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和转归等),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涉及15例患者,包括男性12例,女性3例;年龄34~72岁,≥50岁者11例;使用达格列净者7例、恩格列净6例、卡格列净  2例,艾托格列净和恒格列净无相关文献报道。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会阴、阴囊、肛周等部位发红、肿胀、疼痛、脓肿或脓性分泌物;应用SGLT2i至发生FG的时间为1个月~6年;10例患者进行了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阳性,其中9例为细菌感染、1例为细菌和真菌混合感染;13例提及影像学检查的患者均有FG相关影像学表现。所有患者均停用SGLT2i,经广谱抗菌药物和手术治疗后14例好转、1例痊愈。 结论 SGLT2i有致FG的风险,男性较多见;分泌物培养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FG的诊断;停药、对症治疗及手术后患者预后良好。
  • 李宝剑, 胡晓玲, 岳紫晨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5, 27(3): 153-161.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40614-00446
    目的 对司美格鲁肽和利拉鲁肽用于体重管理人群的不良事件(AE)风险信号进行挖掘,为相关患者的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比例报告比(PRR)法、贝叶斯置信神经网络(BCPNN)法和经验贝叶斯几何平均值(EBGM)法对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AE报告系统数据库中2010年第1季度至2023年第4季度AE报告中司美格鲁肽和利拉鲁肽用于体重管理人群相关AE风险信号进行挖掘。同时满足上述4种挖掘方法判定标准的AE被认为是风险信号。采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26.1版的系统器官分类(SOC)和首选术语(PT)对AE进行分类统计,对筛选出的风险信号进行分析。 结果 设定时段内检索到司美格鲁肽适应证为体重管理(不包含糖尿病)的AE报告数为2 292例,利拉鲁肽2 973例。司美格鲁肽相关AE报告涉及PT 83个,其中说明书中已记载的不良反应相关PT 57个,未记载的26个。26个说明书未记载的PT中AE 报告数排名居前5位的PT为食欲增加、饥饿感、惊恐发作、贪食、感到寒冷;按ROR值排名居前5位的PT为饱腹感缺乏、饥饿性酮症酸中毒、肌红蛋白尿、贪食、暴食症。利拉鲁肽相关AE报告涉及PT 74个,其中说明书中已记载的60个,未记载的14个。14个说明书未记载的PT中AE 报告数排名前5位的PT为体重增加、食欲增加、贪食、体重波动、胰腺囊肿;按ROR值排名前5位的PT为饱腹感缺乏、贪食、肝腺瘤、食欲增加、胰腺囊肿。司美格鲁肽挖掘到的说明书中未记载且为严重AE的PT有3个,分别是嗅觉异常、酮症酸中毒和惊恐发作。利拉鲁肽说明书中未记载的且为严重AE的PT有1个,为转移性胰腺癌。 结论 本研究挖掘出的司美格鲁肽和利拉鲁肽应用于体重管理引起的AE风险信号中有说明书中未记载的AE,有些甚至是严重AE,在临床实践中需甄别和防范
  • 芮珉, 王剑杰, 凌志刚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25, 27(3): 162-168. https://doi.org/10.3760/cma.j.cn114015-20240613-00439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 研究设计为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研究对象选自黄山市人民医院2022年5月—2023年4月收治的T2DM住院患者。应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饮酒、吸烟情况、家族性疾病史、胰岛素使用情况、T2DM病程、血压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出院时进行T2DM患者特异性用药信念量表(总分10~50分)、药物素养评估量表(总分0~7分)、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总分0~8分)测评;出院后电话随访6个月。以是否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将患者分为2组。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T2DM患者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应用R 4.1.0软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以Bootstrap法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验证。 结果 共294例T2DM患者纳入分析,用药信念评分为(32.6±5.6)分,药物素养评分为(4.2±0.5)分,服药依从性评分为(6.1±0.8)分。随访6个月,共有43例(14.6%)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包括冠心病(23例)、心力衰竭(12例)、脑卒中(8例)。与无心脑血管并发症组相比,心脑血管并发症组患者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HbA1c)、D?二聚体、血尿酸较高,用药信念评分、药物素养评分、服药依从性评分较低(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D-二聚体、血尿酸、用药信念、药物素养、服药依从性是T2DM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依此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内部验证结果显示,一致性指数为0.95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24,校准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 结论 T2DM患者用药信念、药物素养和服药依从性现状并不理想。HbA1c、D-二聚体和血尿酸水平高,用药信念、药物素养和服药依从性差是T2DM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综合多种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对预测该类风险具有较高价值。
在线办公
版权信息

出版单位: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社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国际刊号:ISSN 1008-5734

国内刊号:CN 11-4015/R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118号院东华金座宣武医院教学楼1089室

邮编:100053

电话:15611475509

E-mail: cadrj@sina.com

友情链接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

当日访问总数:

当前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