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 赵芃, 刘春容, 廖明雨, 陈靖文, 吴建茹, 任燕, 荣彪, 戚欢阳, 陈沫良, 孙鑫, 谭婧, 熊益权
目的 探讨妊娠期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与子代发生先天畸形的相关性,为妊娠期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4年9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和加拿大不良反应警戒系统(CVAR)数据库数据,采用树状扫描统计量(TreeScan)法、比例报告比值比(PRR)法、报告比值比(ROR)法、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模型(BCPNN)法和英国药品和保健产品管理局(MHRA)综合标准法,挖掘妊娠期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者其子代发生先天畸形的风险信号;符合全部5种方法阈值标准的信号被判定为风险信号。基于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厦门市全妊娠期药品暴露与不良妊娠结局队列(DEEP)数据,针对筛出的具有风险信号的药物,采用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PSM)的泊松回归模型,分析妊娠早期四环素类抗生素暴露与子代发生先天畸形的相关性,计算暴露组的调整相对危险度(a
RR)及其95%置信区间(
CI);同时应用敏感性分析验证上述结果的可靠性。 结果 从FAERS和CVAR数据库共获取304 098份妊娠期不良事件报告,与四环素类抗生素相关的不良事件报告共5 028例,其中子代发生先天畸形的报告共1 026例,主要涉及肌肉骨骼系统先天畸形、其他的消化系统先天畸形及其他先天畸形。风险信号挖掘结果显示,四环素类抗生素可能是子代发生上述其他的先天畸形的风险信号。DEEP数据中共纳入孕产妇411 936例,经PSM后,共240例妊娠早期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孕产妇纳入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早期四环素类抗生素暴露与子代先天畸形之间无显著相关性(a
RR=0.75,95%
CI: 0.26~2.17);4项敏感性分析结果亦未显示其显著相关性。 结论 FAERS和CVAR数据库数据挖掘结果提示妊娠期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与子代先天畸形可能存在关联,但DEEP研究结果未证实该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