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岳松, 石岩硕, 吴玉佩, 赫立恩, 徐晓飞, 范晓燕
1例67岁男性患者因肝内胆管癌接受奥沙利铂(肝动脉灌注)+吉西他滨(肝动脉灌注)+卡瑞利珠单抗(静脉滴注)+阿帕替尼(口服)治疗。2个月后(阿帕替尼已自行停用)发现血小板计数(PLT)下降(49×109/L),给予升血小板治疗后改善。因多发肿瘤转移,加用贝伐珠单抗(肝动脉灌注、 1次/30 d)。用药前患者PLT和凝血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用药2个周期后,患者PLT 101×109/L、凝血酶原时间14.1 s。考虑介入治疗出血风险大,停用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将贝伐珠单抗改为静脉滴注。PLT和凝血功能未见明显改善。第5次应用贝伐珠单抗6 d后,患者间断呕血2次(约300 ml)。实验室检查示PLT 75×109/L、凝血酶原时间15.8 s。诊断为消化道出血,予禁食禁水,行抑酸、止血、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患者未再呕血,但间断排黑便。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加用雷贝拉唑、硫糖铝等,停禁食、改流食。次日患者出现鲜血便,判断消化道出血与应用卡瑞利珠单抗和贝伐珠单抗有关,行动脉栓塞止血术,并给予A型冷沉淀凝血因子等治疗,出血症状稍好转。但患者病情反复,最终抢救无效死亡。